应对突发灾害,要培育民间社会的韧性

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被称为中国现代公益的起点,但民间社会的韧性也不是从来就有,而是在一次次灾害响应过程中发展而来。应对重大突发灾害,民间公益需看到政府救援所覆盖不到的地方,也需要不断创新救援方式、方法,照顾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责任编辑:钟金秀

有句话叫“多难兴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灾难面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共同体意识会被唤醒,也许在某一个瞬间,平时只关心周围亲朋好友的人们,会把目光投向远方,并认为远方的灾难与自己有关。当许多人都有这种意识,社会便不再是一盘散沙。

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成为了中国现代公益的起点,在那之后,民间社会的志愿热情达到一个高峰,从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到企业家群体,各类行动者从四面八方涌入,各式公益机构、社会组织、灾害救援队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出现学界所谓的“现代公益慈善的涌现现象”。

民间社会的韧性非一蹴而就

以民间公益的方式来回应公众普遍关注的突发灾害,其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面对不期而至的灾害,我们并非无能为力,一群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相互连接,做出有效的行动,回应突发灾害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民间社会的韧性是可以被发展出来的,而且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这个假设的大方向是没错,但是民间社会的韧性也不是从来就有,或者可以一蹴而就的。公民与企业的志愿热情得在一次又一次响应灾害的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反思和创新中寻找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汶川地震之后的几年里,民间社会出现了一个“到灾区去”的小高潮,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导致救援道路堵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降低了救援的效率。

但是,应该怎么看待这样“民间救援不力”现象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阶段,不能一出问题,就否定其作用;其次,社会力量在参与救灾时,自身的定位很重要,处理好政社关系也很重要。同时,要采取更聪明的、更有技术含量的策略。

灾害面前,民间援助如何发挥优势

一直有个说法:在应对重大突发灾害时,政府是主力,民间是补充。这个说法是不错的,但应该说得更精细一点,首先要明确,民间公益对灾区的援助,是一个关键的补充,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丁,这意味着民间公益的组织者要看到政府救援所覆盖不到的地方,并结合自身优势给出解决方案。同时,民间公益不仅要考虑与政府的错位,也应该考虑如何与市场形成相互补位。

现在是一个可以网购的数字时代,设想一下,如果网络和交通正常,受灾群众可以通过网购获得生活物资,或者当地小卖部可以顺利进货,那民间公益的援助还有什么优势呢?就完全没必要跟当地的商店抢生意。公益和市场相互补位的原则是,市场能做的,公益就不应跟市场去抢。因为对于受灾群众获取物资来说,市场是比公益援助更好的方式。

但我们也知道,当大灾发生的时候,市场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民间公益的救援物资有时候确实可以比市场更快一些,尤其是一些没有太大商业价值的物资,比如婴儿的纸尿裤,一些小众的药物,脆弱人群的特殊需求等。当然,这些在市场完全恢复之后,肯定也是市场主导的,但在正常的供应链恢复之前,公益捐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救援创新,回应个性化需求

新的、数字化的捐赠产品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某互联网企业基金会在京津冀水灾和积石山地震灾区推出的“数字消费券”项目。当时,灾区里,尤其在灾情安置阶段,被转移到安置区的新生儿家庭对奶粉、尿不湿等物资需求很高,但每个婴儿使用的品牌、规格不同,传统统一采购的模式很难照顾到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企业基金会联合爱德基金会给新生儿家长发放了一批“宝宝券”,在刷脸认证后,200元“宝宝券”可用于在当地购买奶粉、尿不湿、衣服鞋帽等物品。

这样的捐赠方式既可以保证当地居民的生计,同时也能激活当地的经济生态。与之相反的情况是,过去很多备受关注的灾区,在大量同质性捐赠物资涌入后,部分生活用品几年都用不完,当地的小卖部、小超市没了生意,纷纷倒闭,反而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生态。

很多专家预测,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越过了一个临界点,我们有可能会从一个气候比较稳定的时期,走向一个气候不那么稳定的时期,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率有可能会加大,强度有可能会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民间社会的守望相助更显重要。政府的救灾能力也有边界,培育民间社会的韧性,创新民间救援的方法,让信息流通起来,这些都格外重要。

(作者黎宇琳系“共益资本论”主理人、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