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芳:出版巨人的缔造者

遥想当年珠玉琳琅、群星璀璨的商务书丛,其水准之高、分量之重、品类之多、销行之广、受众之繁、影响之大,都远非今日之商务所能企及。此一时,彼一时,不禁令人横生感慨:民营,为何有如许伟力?

北大的影响能达庙堂之高,而商务的影响则可届江湖之远

近百年来的读书人,假如不知道商务印书馆,那真好比京剧迷而不知道梅兰芳一般的不可思议。你可以不知道《辞源》,不知道《四部丛刊》,不知道《万有文库》,不知道《丛书集成》,不知道《百衲本二十四史》,甚至没在书店翻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没查过《现代汉语词典》,但你不会连《新华字典》也没见过吧?没错,它们全都是商务印书馆这座百年文化老店的经典出品。然而,以上所举的荦荦大端,又岂能道尽这个近代中国出版巨人的底蕴和荣光!

如果说,北京大学是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那么,商务印书馆无疑是近代中国文化传播的摇篮和中心。

自夏瑞芳偕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人于1897年创办至今,伴随着多灾多难的中国,商务印书馆虽历尽风霜、饱经劫厄,因种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大损风华,但作为中国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巨擘,它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为过的。

创业

1897年2月,商务印书馆诞生于上海江西路德昌里末弄3号的一个小作坊里,创始人是夏瑞芳和鲍咸恩。

夏瑞芳1871年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11岁随帮佣的母亲到了上海,后在清心堂小学和清心书院读书,期间信奉了基督教。18岁毕业后,他先在同仁医院学护理,一年后进英文《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馆学排字,后来又先后在英文《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捷报》(The China Gagette)做排字工人。《捷报》的英国总编辑O' Shea脾气暴躁,对华人颐指气使,动辄呵斥。其时鲍咸恩也在《捷报》当排字工人,他和夏瑞芳是幼年的同学,又同是基督教友,关系颇睦。二人久被凌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约了几个朋友,商定一起出来打天下。他们在报馆的印刷厂工作多年,熟谙此道,遂萌生了自办印刷所的想法。

他们的创办协议签订于1896年,原来拟定的资本金是4000元,每股500元,分8股。后来只募集到3750元,认股者分别是:沈伯芬2股,计洋1000元;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咸恩之弟)、徐桂生各1股,计洋各500元;高凤池、张桂华、郁厚坤各半股,计洋各250元。用这3750元买来的几台简陋的机器,1897年2月11日,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机构起航了。

既名“商务印书馆”,原意也和今天多如牛毛的印务公司一样,只是想接一些招牌、票据、账簿、传单之类的业务。但创业维艰,上海这个首屈一指的繁华商埠竞争尤其激烈,当时夏瑞芳“一身兼几个职务,从总经理、校对、式老夫(收账)、买办、出店(供销)为止,一个人都得做”。身体上的劳累不算什么,为难的是资金短绌,“临时添办些材料工具,如青铅、连史纸等,往往欠账”。然而,戮力同心总能克服一时的困难,这个小作坊渐渐地有了起色、上了正轨。

19世纪末勃兴的思想文化观念的革新浪潮也给商务印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凤池的《本馆创业史》说:“甲午失败之后,痛定思痛,变法自强,废科举、兴学校,差不多是朝野一致的主张。正是维新时代,小印书坊设得也很多,机会极好,所以说商务的成功半由人事半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