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SG评价机构规范》团体标准征集参编单位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绩效已成为评判企业长期价值与社会正面影响的重要标尺。通过合理的ESG评价标准和方法,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科学规范的ESG评价体系,成为推动企业向更加绿色、公正、高效治理迈进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闫静

随着ESG理念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消费者及监管机构将ESG表现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依据。2024年4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时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新指引,强调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标志着ESG绩效成为评估中国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推动企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

在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ESG评级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中国ESG评价市场尚处于成长初期,评价标准不一、评价方法各异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也给企业践行ESG带来了困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4年初,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启动“解码中国ESG评级”专题研究(解码中国ESG评级 | 南方周末 (infzm.com)),以ESG评级生态圈中参与方为调研对象,深入探寻中国ESG评级市场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国ESG评级市场良性发展提供全面、科学和有意义的借鉴。现已调研访谈了中国先行ESG评级机构、ESG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发布20多篇专题文章。

调研发现,中国ESG评级面临多重挑战,如ESG评级透明度不足,特别是在数据来源和评级方法论两个层面,缺少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评级结果与投资绩效的相关性无法证明,评级在投资实务中尚未得到充分应用,买方机构在验证ESG评级的投资价值方面亟待发挥作用;多数企业对ESG评级的认识还比较欠缺,评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有限;国际的评级方法论无法全面反应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亟需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化ESG评级体系等。此外,数据问题也是制约中国ESG评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上市公司的ESG数据披露质量在规范性、可比性等方面都有待提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成为中国ESG评级生态的当务之急。

如何走出困境?建立一套统一、科学、公正的ESG评价机构规范准则,成为解决当前ESG评价市场“乱象”问题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日前批准了由中环联ESG专委会提出的《企业ESG评价机构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并委托中环联ESG专委会常委、智库专家、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担任该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标准制定工作。

为保证标准制定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单位,邀请ESG评价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优秀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次合作单位征集面向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 行业组织:欢迎各行业协会、商会加入,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确保标准能够贴近行业实际,促进全行业的ESG提升。

● 研究机构:邀请环境科学、社会学、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为标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研究。

● 领军企业:鼓励在ESG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参与,分享经验,共同探索最佳实践。

● 第三方评价机构:欢迎已开展ESG评价服务的机构加入,共同研讨评价流程、方法和标准,提升评价质量。

● 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作为ESG信息的重要使用者,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参与将确保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市场导向性。

有意参与的单位,请于2024年7月30日前,填写《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参与起草编制单位申报表》,加盖公章扫描后发至csr@infzm.com。我们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与符合条件的单位进一步沟通合作事宜。

附件:《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参与起草编制单位申报表》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