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百岁影视商人仍在奔跑

这接力棒红白两截,红色是他的丰功伟绩,慈善大举;白色是锱铢必较,偶有手段;抑或,红色是他依托香港,纵观亚洲,达到主流所认可的成功;白色是他生于前清,长于老上海,带有那段迷离烟火的遗痕?至于红白之间那部分,太多了,以致不能言。

烫着短发、穿着订做的改良旗袍、坐着黄包车去看电影的大小姐成了后来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形容着一个领风气之先又市民气的老上海

邵逸夫的英文名叫Run run Shaw,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多个版本。一说他最初在天一影片公司做勤杂工,在他大哥邵醉翁手下鞍前马后,如同一个跑腿的小厮;一说邵逸夫初到新加坡时,常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送拷贝;邵逸夫自己的解释,则是他原名邵仁楞,上海话“仁楞”与英文Run run的读音相近。

反观其一百余年生命,反倒是他自己的解释听起来最不可靠,因为这太像一个励志的名字了——“六叔”邵逸夫今年已102岁,一年前传出身体有恙,TVB立即炸锅,他只得至今保持每两周出席高层会议。看样子,邵氏家族的接力跑快要跑过一圈,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棒人。

这接力棒红白两截,红色是他的丰功伟绩,慈善大举;白色是锱铢必较,偶有手段;抑或,红色是他依托香港,纵观亚洲,达到主流所认可的成功;白色是他生于前清,长于老上海,带有那段迷离烟火的遗痕?至于红白之间那部分,太多了,以致不能言——这一百年,时代多变迁,邵六叔都经历过了,都复杂过了,因此能每年在TVB台庆时,看着诸多艺人花样百出哄他开心,大概也能真的一笑吧。

发迹前史:兄弟齐心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家境殷实,世代经商。父亲邵玉轩在19世纪末来到上海,1901年建立“锦泰昌”颜料号,颇具规模。邵玉轩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等名流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后人多以“六叔”称之。小学毕业后,邵逸夫就读于美国人在上海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由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电影最早在上海出现,是1896年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此后,看电影就成了上海市民生活中时髦而又令人向往的事。烫着短发、穿着订做的改良旗袍、坐着黄包车去看电影的大小姐成了后来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形容着一个领风气之先又市民气的老上海。

到1925年,上海已有140余家电影公司;30年代,80%的中国电影出自上海。“天一”宣告成立,正值上海电影事业一片繁荣竞争激烈之时。邵氏兄弟四人:老大邵醉翁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在这个家庭作坊里他们分工合作,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深受上海市民欢迎,天一抓住机会,推出新片,收益颇丰。

“天一”的崛起挤占了其他影业公司的市场份额,六家制片公司联合起来,简称“六合”,共同排挤天一。上海危急,邵氏派出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