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李鸿章家的女人们

“张爱玲写小说是为了出风头,她没东西写了,就专写自家人,什么丑写什么……她写别人是病态,她自己本身就是病态……我看她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张爱玲

一部《小团圆》,把张爱玲生前最深的爱与痛揭了开来,裸裎在世人好奇的眼光之下,有张迷说,“我恨不能把这本书在市面上的所有版本全部买下,付之一炬。”

作为张爱玲文学遗产的执行人,宋以朗在《小团圆》的前言中举出了Max Brod和卡夫卡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未遵作者叮嘱销毁遗作的情有可原。张爱玲已经无法挺身而出为自己辩护,而读张的人也不过是徒增叹息。

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张爱玲的贵族出身,她与李鸿章之间的血脉渊源,作为前朝大老的外曾孙女,张爱玲并未享受过太多荣华富贵的遗泽,相反,她的一生几乎都在困窘中度过。李氏望族所遗留给她的,仿佛只有那些弥漫着鸦片气息的、无望深宅里的悱恻流言。读者们在她的小说里按图索骥,猜测着谁是小说中破落贵族的原型。张爱玲的舅舅因此生气地说:“她来问我,我什么都告诉她,她却在文章里骂我们!”

她那样入骨三分地把豪门怨事化进小说,因此失去了家人的信任。几十年后,《李鸿章家族》的作者宋路霞采访李氏后人时,几乎所有老李家人提起张爱玲都是一肚子气。从香港回沪探亲的李家皓对宋路霞说:“张爱玲写小说是为了出风头,她没东西写了,就专写自家人,什么丑写什么,李家人出来工作的也不少,他们的挣扎和奋斗她不写,这算什么?所以我们当年就不高兴睬她……她写别人是病态,她自己本身就是病态……我看她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

同族把话说到这份上,也算相当刻薄。但张爱玲岂是寻常人哉?她那个从未谋面的外曾祖李鸿章,独独把一项难得的基因遗传给了她,那就是:承受误解与骂名的能力。

清流健将张佩纶,因为性格古怪,被认为是相府的“怪味姑爷”

菊耦与母亲赵小莲的合影,赵氏夫人穿的是一品常礼服

李鸿章女儿菊耦与子女(张爱玲的父亲与姑姑)

《孽海花》里的择婿佳话

其实不单是张爱玲,李鸿章家族中许多女人都值得一书,即使在封建男权社会,她们大多隐蔽在某个男人背后,不为人知道,但她们的光芒也常常要漏将出来。就拿李鸿章的夫人赵小莲来说,这个女生男相的女人几乎是老李的“定海神针”。都说赵氏有“帮夫运”,她嫁到李家的这30年(1863-1892),恰恰是李鸿章在中国政坛上大红大紫的30年,湘军淮军平定天京、老李办洋务、办海军、办学堂,都是在这期间。而赵氏一死,一切都乱了套,甲午战败、撤消职务、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的厄运就此开始。

赵氏是李鸿章的续弦,相貌并不漂亮,但生于安徽太湖著名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嘉庆年间的状元、清廷册封琉球国王的正使;父亲是咸丰皇帝的陪读;满门兄侄都读书入仕。赵小莲嫁给李鸿章的时候已经24岁,在乡下算是老姑娘,那个年代的女子大概只有靠婚嫁才能实现自我抱负,她非将才之辈不嫁,也说明她是个有主见的巨眼英雄。

李鸿章子嗣并不兴旺,原配夫人生下的儿子夭折后,不得不过继了弟弟李昭庆之子李经方——这个名为长子的侄儿一生追随老李襄办外交,是他的左膀右臂,此是后话。但赵小莲嫁给李鸿章的第二年,就为李家添了个货真价实的子嗣李经述,过了几年,又生了李经 (又名菊耦)和李经溥两个女儿,菊耦就是张爱玲的奶奶。

两个女儿是李鸿章的掌上明珠,老李并不十分重男轻女,他一直把她们留在身边,迟迟舍不得让她们嫁人,因女儿都聪明过人,文墨清通,可以帮他处理公文。尤其长女菊耦,见识高,口风紧,办事细心。张爱玲说,“我祖母也是二十三岁才订亲,照当时的标准都是迟婚。”“因为父亲宠爱,留在身边代看公文等等,去了一个还剩一个。李鸿章本人似乎没有什么私生活,太太不漂亮……他惟一的一个姨太太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