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索拉:我从来不选择自己

老百姓是你们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老百姓没有偏见。“文革”的时候老百姓听样板戏,就觉得样板戏好,“文革”后你给他灌输港台歌曲,他就觉得港台歌曲好,什么东西听的时间长了,他就觉得好。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陈晨 朱晓佳

人,要给自己找到一个喜欢的工作,你高兴你愿意做。而在我们那个时代,我们的教育是:你做不大你就死去。怎么做一个人,快乐地活着、工作、生活,这些做人的教育我们没有。

“我的音乐太奇怪了,为了不吓着观众,我先解释一下吧。”5月4日晚上,早年以小说《你别无选择》出名的作家、音乐家刘索拉,为上海世界音乐周作了45分钟的表演。

1987年,刘索拉应美国新闻总署邀请赴美访问,回国一年后,她去了英国闯荡,后来又转赴美国学习蓝调和爵士乐,出版了《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等音乐作品。

刘索拉大学毕业不久,在艺术上很快成功,她认为她根本就不是成熟的一个人,不配被社会认可。“如果不出国,你走红以后,一个东西吃一辈子。在西方,因为有竞争,不管是谁,都红不了多长时间,所以连流行的商业歌星都有一定的思想质量。”她觉得在西方,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她接触那些一辈子在乡村教堂里演奏的音乐家,还有人以前做音乐,后来在小镇上改行烧杯子自己卖,她很羡慕他们的生活状态。

1997年,她在纽约建立了“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混合了民乐、摇滚爵士乐及新音乐的风格。2002年,刘索拉在798艺术区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把重心放在新民乐创作上。

我的音乐是用振动频率去感染你

南方周末:听过现场的很多人听不懂你的音乐。

刘索拉:我的音乐其实特好懂,因为民俗的因素特多,就算听不懂也会觉得特别好玩,特别刺激。有些现代音乐是哲理性的,我的音乐是用振动频率去感染你,而不是用哲理去教导,你不需要很理性地去分析,完全是去感觉它,感觉到你是在自然里,感觉到更多的空气、更多的纯生理上的刺激。不要坐在那里去想这是什么哲理,那就累死了;也不要想着听完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