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天行者哈勃及其他几个重要的当代大型望远镜

上世纪70年代,光学、力学、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精密机械等各个领域的新技术发展,终于使得望远镜的制造突破了镜面口径的局限,既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造价。以至于80年代以来建造新一代大型望远镜的热潮又再度兴起,以下为最有代表性的几个:

哈勃太空望远镜
全长12.8米,镜筒直径4.27米,重约11吨。其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三大部分构成。1.6万公里以外的一只萤火虫都难逃它的“法眼”。1990〜2007年间,哈勃共进行了大约80万次科学观测,对2.5万个太空星体拍摄了约50万张珍贵的图片。获得的数据资料超过3万吉兆,这大约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数据资料的25%。哈勃分别在1993年、1997年、1999年、2002年和2008年进行过五次维修,近年来,屡屡传出它即将退休的传闻,但因为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缩写JWST)有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无法按原定计划升空而一再延迟。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
由4台8米口径望远镜组成一台等效口径为16米的光学望远镜,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均为RC光学系统,可以组成一个干涉阵,做两两干涉观测,也可以单独使用其中每一台。

双子望远镜(GEMINI)
六个国家共同参与营造:美国50%,英国25%,加拿大15%,智利5%,阿根廷2.5%,巴西2.5%。由两个8米望远镜组成,一个放在北半球,一个放在南半球,以进行全天系统观测。

凯克望远镜(Keck I,Keck II)
美国W M Keck 基金会投资建成,这两台完全相同的望远镜口径都是10米,由36块六角镜面拼接组成。将它们一起放置于夏威夷的莫纳克亚是为了做干涉观察。

昴星团8米望远镜(SUBARU)
日本国家天文台在美国夏威夷建造的8.2米口径光学望远镜,紧邻凯克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镜片光学望远镜,由于镜片厚度非常薄,所以它的形状可以做修正及调整。

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中国投建的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2008 年落成,它可以对较大天区范围内4000个目标的光谱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

最美的三个瞬间
哈勃服役以来,功勋无数,包括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到恒星和星系的早期形成过程,观测到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最遥远、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等等。而最让普通人铭记在心的,是它所拍摄到的宇宙深处那些超出我们想像之美的奇观和图景。

1. 1995年4月1日,哈勃一举抓住距离地球7000光年的 “创世神柱”,科学家原以为这景象来自新生恒星的激波,而后来得出,其实是濒死恒星的大爆发才成就了鹰状星云这些著名的气体柱。

创世神柱 图/Kenny Ho 本刊资料库


2. 2004年2月9日,哈勃在太空中捕捉到了与梵高画作《星夜》(Starry Night)相似的一个图像,这个记录了尘埃螺旋在数万亿公里外星际空间灿烂旋转的杰作,来自距地球2万光年的红巨星麒麟座V838星,可能成为科学家破解光回波现象的重要依据。

星夜


3. 2004年9月10日哈勃记录下的 “猫眼星云”NGC 6543,成为天文学观测中的不朽之作,这是位于天龙座的一个行星状星云,于1786年2月15日由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

猫眼星云 图/Kenny Ho 本刊资料库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