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望天镜

如果从17世纪初汤若望的中文作品《远镜说》算起
天文望远镜与中国已有将近400年的渊源
而中国人自己制造专业天文望远镜的历史 不过数十年
不过在今天 中国在望远镜制造领域
其专业化和商业化 已在国际领先

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图/Kenny Ho 本刊资料库

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列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图/Kenny Ho 本刊资料库



天文望远镜与中国的渊源,如果从17世纪初汤若望的中文作品《远镜说》算起,已有将近400的渊源。以前中国人曾以为是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来大都采纳西方比较流行的说法:由荷兰人于1608年发明,而伽利略只是闻讯仿制并首先将其用于天文学观测,1610年他在威尼斯出版了 《星际使者》(Sidereus nuntius),书中报导了他用这一望远镜获得的六大天文发现。

中国明代留下诸多关于天文望远镜的史料,这些史料中最重要的,当数明人郑仲夔《玉麈新谭·耳新》卷八中如下一段记载:番僧利玛窦有千里镜,能烛见千里之外, 如在目前。以视天上星体,皆极大;以视月,其大不可纪;以视天河,则众星簇聚,不复如常时所见⋯⋯

望远镜是明清时期耶稣会上叩开中国大门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林文照先生认为中国最早提到望远镜的历史文献是1615年刊印的、由葡萄牙来华耶稣会士阳玛诺(1574—1659 年,1610 年入华)所著的《天问略》。

在当时耶稣会士中文著作中,普遍将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权归于伽利略,如1615年阳玛诺的《天问略》、1626年汤若望的《远镜说》、1634年由汤若望等四人编撰的《崇祯历书》 (五纬历指卷一)等都是这样记载的。《天问略》、《远镜说》两书中所述了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到的六大天文发现(金星位相、月面山峰、土星光环、太阳黑子、木星卫星、银河众星)。

流入我国的第一具望远镜是明天启6年(1626年)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携带入京的。汤若望和李祖白两人共同翻译了《远镜说》一书,把西方望远镜的制作方法介绍到中国。崇祯2年(1629年),大学士徐光启奏请装配3具望远镜来测天象,由汤若望监制的望远镜崇祯皇帝还去看过。中国民间较早独立制造望远镜,见诸记载的是明末苏州人孙云球。据康熙《吴县志》载,登上虎丘用孙云球的“千里镜”试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诸峰,峻赠苍翠万,象毕见。”

1629年,徐光启奉命成立“历局”,召集来华耶稣会士开始编纂《崇祯历书》。据学者们考证,历局中已经装备有望远镜。但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实是:在此后的年代中,西方的望远镜越造越大,最终催生了现代天文学的主流—天体物理学;而中国人虽然也早就学会了制造望远镜的技术,却几乎不把它用在天文学上。

1673年,另一位著名的来华耶稣会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奉康熙之命建造了六座大型天文仪器—它们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上,基本保存完好。这六座大型皇家天文仪器有一个奇怪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特点—它们全都未曾装置望远镜(哪怕只是用于提高测量精度的)。古观象台上还有两座建造年代更晚的大型天文仪器,上面也未装置望远镜。

也就是说,最初是作为天文利器传入中国的望远镜,却并不被应用于天文学上。这个事实,看来只能从中国古代天学的性质上来解释了。

1873年,法国耶稣会士在上海创建徐家汇观象台(l'Observatoire de Zi-Ka-Wei),此为中国土地上有现代天文台之始,其台上装备的望远镜是从国外进口的。1932年,中国人自己创建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其台上装备的望远镜也是从国外进口的。

中国人自己制造专业天文望远镜的历史不过数十年。不过到了今天,望远镜制造(包括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专业化和商业化,对中国来说都早已经是寻常事了。

中国宋朝(公元12世纪)的28宿古星象图。 图/Kenny Ho 本刊资料库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