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中国的要求越来越多

无论如何,向中国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本身就表明,欧盟国家已经把中国当作了对手;而双方在经贸、环境和地区安全上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又决定了双方的伙伴关系性质,中欧之间既是对手,也是伙伴。

责任编辑:邓科 郭力

在延期的中欧峰会重开之际,上月,《中欧关系实力审核》报告出台,提出:欧盟对华政策应该“讲条件”。欧洲外交官称其“全面反映了欧盟外交政策和行动”。

峰会或将为中欧新一轮利益博弈奠定基调,设立话题。据本报记者了解,欧洲将第一次在双边关系中为台湾问题设立原则立场。而在西藏问题上,欧洲国家或将继续坚持先前的主张。在双边经贸领域,欧洲将关注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任德国驻华大使施坦泽在离任前,曾经向德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说,中德关系已经进入一个“相互失望的阶段”:一方面,德国认为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不符合德国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德国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内政,也令中国越来越不满。

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德、中法关系经历的波折,正是这种“相互失望”的切实反映。

某种程度上讲,中欧关系也是如此。上月,欧洲外交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欧关系实力审核》的报告。报告提出:欧盟对华政策应该“讲条件”,必须变“无条件接触”为“互利接触”,“当给予中国任何政策好处时,欧盟应该试图表达自己的声音”。报告还提出:必须要用欧盟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