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九次高考,十分“trouble”

他一连考了五次,中间客串了一回大学的旁听生。但还是换不回一张薄薄的大学文凭。从一开始的媒体热捧,奉其为改革偶像,到媒体竞相敬而远之,察觉“味道不对”,老人的心态发生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变化?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朱慧灵

南京退休老人汪侠,今年80岁了,第九次参加高考,除去年轻时代的四次正常高考外,后五次高考均发生在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年龄限制的制度改革之后。

他一连考了五次,也连当了五年名副其实的年龄最大考生,中间客串了一回大学的旁听生。但还是换不回一张薄薄的大学文凭。

从一开始的媒体热捧,奉其为改革偶像,到媒体竞相敬而远之,察觉“味道不对”,老人的心态发生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变化?

改革偶像 时代需要

“他上不了大学,这个改革不是说空话吗?” 

2001年5月,南京高考报名首日,《金陵晚报》的吴聪灵记者,被派到相对比较偏远的秦淮区招生办去蹲点。

原以为没什么新闻的,结果汪侠来了。招生办的人吓了一跳,搬凳子的搬凳子,倒茶的倒茶,有人把电风扇抬过来,还有人则开始通知媒体。

这一年正实施高考制度改革,有关方面取消了高考考生的年龄限制,当年72岁的汪侠成为江苏年龄最大的考生。

次日一早,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南京所有的媒体上,并冠以“学习模范,奋斗偶像”之类的名词。

这真是一个迎合高考制度改革的正面典型,正是时代的需要。媒体竞相赋予他改革符号的价值,不久老人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后来还作为“新时代、新生活”的典型上了《焦点访谈》。

第一次尝试,汪侠只考了160分,对成绩有些失望,并试图寻找理由掩饰尴尬,他说媒体的采访干扰了发挥。

当时,一位记者问他:“面对记者关注,是不是受宠若惊?”

汪侠回答说:“不是受宠若惊,是惭愧,我这个年龄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惭愧啊。”

为了弥补惭愧,2002年,汪侠再接再厉。复习期间,到汪家的记者络绎不绝,家人只能在门上贴着“谢绝来访”和“高考复习中,保持安静”,。

虽然书读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总分213分,只比2001年多了50分。

第二次坚持报考让媒体觉得老人不是玩票,执著精神难得,汪侠高考的积极意义再被空前推崇。中国教育电视台将他的事迹拍成“学生七十古来稀”,成为当年“迎接十六大,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系列之一。这一年,南京又一位高龄考生李老汉也出现了,拿着准考证在中华中学门口徘徊,纳闷“为什么没有人来采访我”。

事情愈演愈烈,意义越宣传越重大,当地一家电视媒体的主持人终于在节目中引用观众的话说:应该有一家高校破格录取他,圆老人一个大学梦。

时刻为汪侠担忧的家人,也由此发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口。老伴张月华公开请求,“让他有个大学读读,哪怕就做个旁听生,了了他的心愿。如果这个心愿不了,今年又考不取,明年考不取,对群众影响也不好。”

最“义正词严”的质问是,“他上不了大学,这个改革不是说空话吗?”

更多的媒体由此附和,老人连续两年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南京医科大学,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