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中国未来十年的扶贫战略——取消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直接瞄准贫困户

通过贫困县分配资源的方式,已经成为地方与中央在资金分配方面博弈的制度条件和引发腐败的制度根源。

责任编辑:戴志勇

■通过贫困县分配资源的方式,已经成为地方与中央在资金分配方面博弈的制度条件和引发腐败的制度根源。

■对扶贫资金合法的挪用、渗漏、流失非常大。如何把资源的决策权、管理权、使用权交给穷人?这是未来10年要做的重大改革。

受访人: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经济增长还能带来大规模减贫

南方周末:过去三十年中国经历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减贫。2010到2020年的扶贫战略即将制定,以往的哪些经验依然有效?

李小云:三十年来,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原因。总体上,中国经济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土地改革带动了农业发展,吃不饱饭的问题基本消灭;农业就业增加的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民收入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资本积累后,经济结构逐渐从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向劳动密集的轻工业调整。由此,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这又使留在农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

1990年代之前贫困人口的迅速下降,与这个非常正向的过程相关。这段时间的增长,每个中国人都受益了。

南方周末:6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提到一份“权威部门”的报告说,中国0.4%的人掌握70%的财富。随着财富更趋集中,经济增长带来的扶贫效应,似乎在迅速衰减?

李小云:是有判断说,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在下降。我不完全同意。的确,增长收益过多流向富裕群体,这从城市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就能反映出来。但中国太大,不同区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珠三角、长三角、沿渤海等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同。相当多的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通过经济增长带动贫困人口下降,还很有潜力。

南方周末:也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被遗留在经济增长的战车之外。有针对的扶贫安排似乎越来越重要?

李小云:近三十年的减贫,基本上是十年一阶段。最早是经济增长为主体的减贫;接着是经济增长与有计划、瞄准式的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