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抄底皮尔·卡丹

当中国企业如今竞相收购海外企业急欲转手的资产时,他们会像当年的皮尔·卡丹一样幸运吗?

责任编辑:邓瑾 吴传震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对于中国民企收购皮尔·卡丹在华授权后的战略,两种声音平分秋色。一种声音即重新瞄准奢侈品市场。另一种声音是仍按照目前“规模制胜”的模式,重点盯住中国的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

一位法国老头儿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决定将旗下产业全部出售。

这是位不同寻常的老头,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2009年7月2日,他迎来自己87岁生日。

皮尔·卡丹极富“中国缘”。1979年他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时装表演和模特走秀,给彼时“不动声色”的中国人带来了一股冲击波——以其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连同金发女模特的三角裤,不约而同刻在了中国人的脑海中;30年间,他来中国的次数超过30次。

亦不例外地,吃完87岁的生日蛋糕,他将从中国为起点拉开出售旗下业务的序幕——将“皮尔·卡丹”32种产品的品牌经营权出售给两家民营企业——广州健升公司和广州卡丹路公司,价格约为2亿欧元(约20亿人民币)。

“年龄不饶人。”皮尔·卡丹说。在接受法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他的声音有些急促:“我们会尽快签署合同,尽快。”

民企抄底皮尔·卡丹 图/CFP

争议四起

皮尔·卡丹“高雅平民化”的愿望成为一地鸡毛;在华品牌经营权的潜在收购者刘健学与孙小飞浮出水面。

正如通用汽车将旗下的“悍马”售与中国民企腾中重工所引起的波澜一样,皮尔·卡丹高价甩卖32种产品的品牌经营权给两家中国民企,同样引发了坊间热议。

质疑者说,“皮尔·卡丹”早已是“没落的贵族”,没必要花这笔冤枉钱。

质疑者的论据是,“皮尔·卡丹”在全球的“海量授权”——如今在全球140个国家授权了900多个各种类型产品的许可(每天有超过20万人在全球600家工厂为皮尔·卡丹工作)——大大损伤了其品牌价值,“高雅平民化”的愿望成为一地鸡毛,&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