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 200天无书记

自2001年“撤地改市”、第二任市委书记张茂才“安全着陆”以后,临汾市级政坛从未宁静,以后各任市委书记、市长都因安全事故而遭遇政治前途的滑铁卢。

问责,正在改变临汾的政治生态,但对这些官员们进行评价则显得更为复杂

初夏之际,山西省最大地级市临汾结束了200天的市委书记空缺,新书记谢海到任。一个半月后,临汾市两会召开,代市长罗清宇顺利取掉了“代”字,变为市长。紧接着,各县区的两会相继召开,但三四个县仍没有县委书记、县长。

自2001年“撤地改市”、第二任市委书记张茂才“安全着陆”以后,临汾市级政坛从未宁静,以后各任市委书记、市长都因安全事故而遭遇政治前途的滑铁卢。

临汾市因煤炭而发展,也因煤炭而改变了官场的政治生态,安全事故成为决定官员任期长短最重要的因素。除“撤地改市”后第一任市委书记樊纪亨是临汾本地人外,其他的市委书记、市长都是由省里下派或是外市平调至此。

2008年襄汾“9·8”溃坝死亡277人,这一起罕见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导致了山西省省长孟学农下台。当地因而有戏言:“都说山西好风光,谁当领导谁心慌;山西省长干不干,临汾人民说了算。”

因溃坝而引起临汾“官场溃坝”还在继续,至今,官员们私下最热门的话题仍然是最近“出事”的官员。网络上散布着各种匿名消息,指证了一大批退休和现任官员违法犯罪情节,一些在任或退休官员忐忑不安,他们在密切地关注案情的进展,从各方面打探消息。

夏振贵的来和王国正的去

2007年,临汾发生了3起特大矿难,洪洞县“12·5”矿难死亡105人,至今仍排在全国特大矿难死亡人数的前列。夏振贵是在这时候被调到临汾的,此前他在晋城市任市长,在当地口碑不错。

12月18日傍晚6点多,夏振贵还在办公室,突然接到市委书记李雁红的电话,隔了两分钟后书记又打了过来。他马上去了书记办公室,李雁红告诉他省委希望他能去临汾。第二天上午,他就到了山西省委组织部报到,省委书记张宝顺与他谈话。下午,张宝顺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任泽民亲自把夏振贵送到临汾市,并在县处级以上干部大会宣布夏的新职。

2008年山西省两会期间,夏振贵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调动经历。

省委书记到地级市参加市级干部任免大会极为少见,当地官场认为夏振贵是得到了书记的“尚方宝剑”才来的,一位当地官员分析:“书记是干什么的?书记是管干部的,让夏那么急来,书记肯定给了承诺,比如答应了按夏的要求调换干部。”

12月20日下午,任职大会在临汾宾馆宴会厅3楼举行,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以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调整为契机,深入反思,搞好整改,举一反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夏振贵被任命为临汾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并被提名为临汾市副市长人选,主持市政府工作。参加会议的老干部明白,夏振贵不只是来当副市长的,也不是来当市长的,而是来当书记的。“当时市委书记王国正还没有免,而市长李天太被免,如果夏振贵是接市长的位置,直接提名为代市长就可以了,今后再走人大的程序,这也是惯例。”

夏振贵上任后,雷厉风行,一面整肃干部作风,一面进行城建拆违,实施了极为强硬的政策。正要大干一场的时候,襄汾溃坝事故发生,他被撤职,此时距他上任不到10个月。

当地官场对他被撤职的原因众说纷纭,因为人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他的搭档——市长刘志杰被免职,他却被撤职。有人说,夏振贵在任时作风强硬,得罪人太多。也有人说,夏振贵紧急被调来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