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往事》的往事

“人人都知道京剧是国粹,但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有多少?木卡姆的境遇甚至比京剧更窘迫,否则它也不会成为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陈晨 朱晓佳

邬丽娅采访时发现,刀郎艺人玉素音·亚亚老人的肚子用布带绷着,由于长年忘情呐喊,老人的腹膜已经破裂,内脏与外界只隔着一层皮,肉眼能看到肠子。

知音不必懂歌词

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导演邬丽娅·司马义诺娃毫不讳言,自己与木卡姆结缘甚晚:“人人都知道京剧是国粹,但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有多少?木卡姆的境遇甚至比京剧更窘迫,否则它也不会成为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新中国60周年的献礼作品,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是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独自投拍的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日前已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星夜剧场”播出。

2000年底,新疆广电局挑选12位导演拍摄十二木卡姆,邬丽娅在列。平生第一次从头到尾倾听了十二木卡姆之后,她选择拍摄“乌夏克木卡姆”。“乌夏克是情人的意思,那些旋律,尤其是间奏,听得我浑身颤抖。”邬丽娅说。

反复倾听“乌夏克木卡姆”之后,邬丽娅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民间制琴工匠带着女儿和徒弟一起生活,两个年轻人青梅竹马,恋爱了。宫廷向他们定制了大量乐器,师徒一起做完后,徒弟把乐器送进宫中。公主爱上了徒弟,国王也留他住下,并赐给衣冠。但这位年轻人越来越想念师傅和女友,越发觉得宫廷不是自己的家。终于有一天,他把衣冠折好留在宫中,自己徒步回到了家中。

2002年,这部乌夏克木卡姆剪成,中央电视台编导大为赞叹,可播出前,邬丽娅提出了一个看似不近情理的要求:不打字幕。“看字幕会影响欣赏音乐,我们就图一头,音乐!新疆音乐给人的印象是欢快,但木卡姆是走入内心的,是深沉沧桑五味杂陈的人间情感,知音不必懂得歌词。”这个意见得到了央视编导的认同。

于丹帮邬丽娅写了推介,她认为,十二木卡姆需要坐下来慢慢欣赏,慢慢进入。确实,十二木卡姆就像京剧和歌剧,演唱它需要专门的场合,演唱者需要洗漱并换上庄重的礼服;而学习十二木卡姆也有专门的拜师规矩和礼俗。

《木卡姆往事》起源于2005年,有人向邬丽娅推荐了一个剧本:《木卡姆之恋》,讲的是一个木卡姆流浪艺人复仇的故事,作者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退休干部张瑞成。“文革”结束不久,有一天张瑞成在库车的一个巴扎(集市)上,见到了一位手持萨巴依演唱木卡姆的流浪艺人。“他坐在堤坝上,闭着眼睛,旁若无人,全身心投入。虽然听不懂唱词,但那些曲调,尤其是艺人的样子,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开始有意接触木卡姆艺人,听他们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张瑞成后来写成了这个剧本。

邬丽娅觉得剧本题材很好,但故事还要大改。天山电影制片厂就派编剧肖陈和张瑞成一起修改剧本。从乌鲁木齐开始,邬丽娅先后去了厦门、喀什、莎车、麦盖提等地,采访了近百人,包括剧中童老师的原型万桐书、已故的音乐家周吉先生、1950年代参与木卡姆抢救录音的人,十二木卡姆传承者吐尔地阿洪的儿子、女儿……

具有豪华宫廷气势的十二木卡姆演出场面 图/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十二木卡姆落到纸上

万桐书今年83岁,居住在厦门。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前往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时,曾请求中央派专业人士帮助抢救濒临消失的“十二木卡姆”。1951年5月,万桐书受命来到乌鲁木齐。“赛福鼎先生的女儿告诉我,万老先生最初来新疆时,通讯地址就是赛福鼎家,邮件都由秘书转给他,赛福鼎先生对木卡姆的钟情由此可见一斑。”邬丽娅说。

最完整的十二木卡姆的传承者、73岁的老艺人吐尔地阿洪也来到了乌鲁木齐。每天晚饭后,吐尔地阿洪和另外几位老艺人在树荫下切磋技艺,万桐书就在边上边听边学。

1951年8月,万桐书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为吐尔地阿洪进行了第一次录音。录音时电压不稳,赛福鼎打电话责成电力部门专门拉了一条电线。吐尔地阿洪带着儿子卡吾力,一个打手鼓,一个拉萨塔尔,一唱就是两个多月。1951年10月,第一阶段的录制留下了24盘钢丝带,此后万桐书开始对照记谱。

3年后,为了配词,木卡姆工作组再次邀请吐尔地阿洪来到乌鲁木齐。十二木卡姆歌词中有大量古察合台语,现代维吾尔人根本听不懂,工作组便请来一些翻译家共同参与配词。1956年,吐尔地阿洪去世;1960年,万桐书以五线谱记录的《十二木卡姆》一书由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世代口耳相传的十二木卡姆终于落到了纸上,由此得以永存。

寻找“阿比倩西曼”

从厦门回来后,邬丽娅一行又去了南疆。南疆民间的木卡姆艺人大都生活窘迫,有骑三轮车的,有做小买卖的。有的人家只有几平方米,和三四个孩子挤在一起。

采访过程中邬丽娅发现,木卡姆艺人之所以选择了这种不能带来富裕的生活,除了子承父业之外,相当一部分的答案是,因为爱情——爱情的无奈、破碎与背叛。

邬丽娅发现玉素音·亚亚老人的肚子用布带绷着,由于长年忘情呐喊,老人的腹膜已经破裂,内脏与外界只隔着一层皮,肉眼能看到肠子。

邬丽娅把5位刀郎艺人请来聊天,中午吃完饭,下午再来时他们就都把乐器背来了。“他们说,光说话太累,说说唱唱才舒服。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任何时候都要有音乐,都要有快乐,为此哪怕喊裂腹膜。”邬丽娅说。

原喀什文工团团长萨帕尔曾亲历过1950年代十二木卡姆的抢救整理,那时他还是一位英姿勃勃的小伙子。

在乌鲁木齐的米拉吉餐厅,邬丽娅请萨帕尔吃了4个小时的饭。萨帕尔动情地讲起年轻时向吐尔地阿洪学艺的经历。

吐尔地阿洪是十二木卡姆世家的第五代传人,平日里和善风趣,出门对小孩都行礼如仪。他从来不说让人不快的话。当年万桐书抢救录音时,先从伊犁找来了一位“说话很占地方”的艺人,吐尔地阿洪虽然技艺高人一筹,但处处把自己放得很低。最后这两位性格不同的老艺人成了亲家,伊犁那位老艺人的儿子,一位热瓦甫高手成了吐尔地的女婿。

吐尔地阿洪曾向自己的学生萨帕尔提出过两个恳求:一是为自己的女儿做媒;二是请萨帕尔今生一定代为找到遗失在南疆大地上的“阿比倩西曼”——当年他两次为万桐书先生录制的十二木卡姆都遗漏了“阿比倩西曼(泪泉)”。

那次谈话改变了萨帕尔一生的命运。萨帕尔一生踏破铁鞋,终于找到了“阿比倩西曼”。1997年2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任总编记录整理的第三版《新疆十二木卡姆》,其中就收录了“阿比倩西曼”。2006年春,南方周末记者曾在喀什拜访过退休在家的萨帕尔,当时他没提“阿比倩西曼”,不过他讲到自己曾在莎车县的一个麻扎(坟地)里结识了一位见人就躲的隐修者,饿得不行才到巴扎上打着萨巴依唱歌行乞。此人行踪不定,萨帕尔后来又在英吉沙县发现了他。现在想来,这就是萨帕尔寻找“阿比倩西曼”过程中的一个花絮。

用木卡姆为我送行吧

1970年,全国流行把样板戏改编成地方戏,新疆想把京剧《红灯记》移植成维吾尔歌剧。这就需要既懂京剧、又懂维吾尔语、维吾尔音乐的人。28岁的新疆歌舞团乐队演奏员周吉就被吸收进了维吾尔歌剧《红灯记》的创作班子,并以《十二木卡姆》中的“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拉克木卡姆”为主题,塑造了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的音乐形象,在维吾尔民间备受欢迎。“民间艺人能够得到充足的物质生活保障,这是周吉先生在世时做的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有一天我去找周吉,他正在雪莲宾馆开会,研究制定需要保护的艺人的名单。最初是给艺人低保费,后来为他们评级,发工资。”邬丽娅说。

周吉出生于1943年,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中学音乐教师。1959年,不到17周岁的周吉被新疆歌舞话剧院歌舞团选中,从上海来到新疆,这一住就是49年,直到生命的尽头。维吾尔族朋友为周吉起了个新名字“居马洪”,意为“星期五”(礼拜日)。2004年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第一次见到周吉时他正在准备木卡姆的申遗工作,你很难分清他到底是汉族人还是维族人,除了满脸络腮胡子和高鼻子之外,“居马洪”还说着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大夏天里依然要吃羊肉。

2006年再遇周吉,老先生向记者提及,“拉克木卡姆”中的麦西莱甫与他小时候听的京剧《大补缸》基本一样;在北京的捷捷歌舞厅听摇滚,他马上想到了新疆沙漠深处麻扎里的阿西克(隐修者)们;小时候在上海读书时,他用唢呐为同学吹奏《打鼓舞曲》之后获得满堂彩,当时他不知道,那首曲子竟然是由维吾尔木卡姆片段改编而来。

在周吉领衔之下,经过艰苦努力,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遗憾的是赛福鼎没有亲眼看到那一天,2003年,88岁的赛福鼎用木卡姆唱词的形式写下“告别书”之后,与世长辞。

2008年4月13日,在一场木卡姆讲座上周吉说:“我这一生有幸和维吾尔木卡姆相识相知,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用什么来送我?就用木卡姆吧!”不料一语成谶,仅仅3周之后,2008年5月5日,周吉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享年66岁。

网络编辑: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