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排名之惑

“四十不惑”,还是“四十不活”?“上班、下班、吃饭、上厕所、醒着、睡着,没有一刻是个自由的人,没有一刻不被盯着,没有一刻我的脑袋可以停止思考。”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年年排、月月排、天天排,甚至每小时的排名,让基金经理们无处可逃,有时甚至不惜砸盘来保卫名次

什么时候,他们能得到一个相对从容的价值考量?那时候,中国的市场才真正成长为一个正常、稳定、成熟的市场

“四十不惑”,还是“四十不活”?

这是基金圈的饭桌上最近常常出现的关键词。普遍处于“奔四”或者四十出头的中国基金经理们,对十余天间基金业的两则讣闻分外感慨:

一个44岁,一个41岁,君安证券前总裁、私募经理杨骏,公募基金上投摩根的明星基金经理孙延群,相继逝于肝与胃疾——这两个部位的疾病,通常与长期压力最密切相关。“上班、下班、吃饭、上厕所、醒着、睡着,没有一刻是个自由的人,没有一刻不被盯着,没有一刻我的脑袋可以停止思考。”一位基金经理如此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虽然住着大房子,有保姆,用高级会所的白金卡,但压力,始终像一张巨大而无边的网,焦灼笼罩着他们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每小时排名

时不时到大屏幕前,盯上一会最新的基金排名,成为穆弘在交易日的工作习惯,就像他时不时地掏出手绢,抹一把脸和脖子,即使没有一滴汗

掏出手绢擦汗,是基金经理穆弘的习惯动作,即使开着空调。他任职于一家小规模基金公司,管理着一个十数亿的基金。

刚踏入7月份,公募基金的半年排名尘埃落定。穆弘在同类基金中排的座次不算靠后,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即便“大考”平安,但每个交易日的“每小时排名”还是让他无法放松。

前些日子,办公室墙壁上的大屏幕新增了“实时排名”——大屏幕上除了显示全球各地的即时金融行情,还根据国内各公募基金的仓位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