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情绪可能要打个问号——留美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辑录﹙二﹚

如果美国的经济不能复苏,美国的贸易逆差占全球的2/3,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自美国。如果那2/3的需求没有了,中国能否找到一个替代品?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指点宏观

6月14日,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年会。在年会的BTC圆桌论坛上,学者们就如下主题展开了讨论:全球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怎么样?在世界经济增长非常缓慢的情况下,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会?

本报将分期刊载有关讨论,以飨读者。

从去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迄今,我参加过无数次研讨会,感觉现在参会人士的情绪是越来越振奋。刚才发言人也说了,危机主要是机会。但我觉得需要谨慎。究竟未来经济形势会怎么样,我觉得先得看看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观察中国的经济周期,可以发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轮比较完整的周期——一个是1980年代的,持续了大概十年,然后是1990年代。

看这两个周期,可以发现经济周期的上升段,就是GDP不断增长的上升段,大概是三到四年。比方说1980年代的周期是从1981年起步,在1983、1984年达到顶峰之后往下走,然后在1989、1990年到达谷底。

那么1990年代的那段周期呢?从1991年开始,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海南那边的房地产市场起来,然后1994年人民币汇改,实际上是人民币的一次性贬值,1995年达到顶峰,然后从这一年开始,宏观紧缩,软着陆。1996年经济开始下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