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之1877古韵情 经典与时尚的交响

雕梁画屏一入眼,霎时仿佛身陷《游园惊梦》,时有柔美女子低首奉茶而来。屋高两层,内有天井。天井下是整块汉白玉雕花方几,那些紫檀木的描金椅,两三个人估计搬不动。其间随意地放置着众多木雕、石雕、字画。

策划、执行|张嫣     制图|Steven Choy



李建忠收藏的古宅 图/Steven Choy

 


在收藏领域里
古董、名器、字画已不鲜见,而收藏古宅是个费时耗资的大工程
那些具有文化价值、承载着历史痕迹的古宅经过了无情的时间磨砺
不少已经蒙上了灰尘
找到这些蒙尘的瑰宝,拂去其身上的痕迹,将其完整地拆下、清洗、整修、搬迁、重组
最后让历经沧桑的老宅在新的文化土壤上焕发新颜
不仅物质上奢侈的行为,在文化保存上也难能可贵
如今,在民间逐渐出现不少有识之士,在财富累积到一定的情况下
花费数亿元,自发网罗一批能工巧匠,抢救濒临消失的老宅,保存并发展了古宅文化


公元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二年),一幢华屋落成在浙江衢州一个山村的青山绿水之中,主人是书香人家,虽无“草生元亮宅,花暗子云居”之清雅,但是颇有“竹斋绕药灶、花屿读书床”的意境,故被称为“飞英楼”,远近遐迩。然而一百三十二年的风霜雨雪,烟火世尘早已经使这个曾经的“香草美人”,变得“暗牅悬蛛网,空梁落燕泥”,面目全非。具有对古建筑特有的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