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傅涛:该怎么看待水价上涨?

现在供水的原水质量很差,合格率可能只有50%。自来水的标准已和国际接轨,这样的反差,凭借我国现在的自来水净化设施,根本不可能满足要求。

如果水质能够和矿泉水一样入口即饮,老百姓应该就不会反对涨价了

今年上半年,我国多个大中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涨声一片”,近两个月以来,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以上海为例,从7月起,全市范围内水价由之前的每吨1.84元上涨到每吨2.30元。有网友调侃说,“从今往后,‘喝水要勒紧裤腰带’”。

涨价接踵而来。这次以自来水为主角的涨价风波到底是早有预谋,还是一次水价的合理回归,似乎并不容易分辨清楚。为此,本刊采访了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

1.最近,多个省市酝酿上调自来水价,该怎么看?

傅涛:平均说来,中国120个大中城市综合水价(包括污水处理费)每年都以7%-8%的速度在增长。只是最近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水价上涨,引起了大家的集中关注而已。

水价上涨是一个国际共同的趋势,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把用水作为福利的国家里,水资源的使用由福利性向商品性的转变是一个正常现象。应该坦然地看待这个问题,资源性价格的上涨是正常趋势。

2.该怎么协调涨价和保护低收入居民用水权益之间的矛盾?

傅涛:我赞同水价的调整,但我认为,水价的调整应该公开化,要加强监管,同时政府应该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

3.水价是如何计算的?

傅涛:简单来说,我国的供水价格,是按照合法成本加上一定利润率,再加上税费组成的。目前我国的水价制定还处在比较粗浅的阶段,物价部门作为非专业人士,并不能很科学地说出理由。

4.有人说水价上涨,是因为很多城市的供水企业都在亏本运转。亏本的原因是什么?

傅涛:大部分供水公司还停留在国有垄断企业的形态。它们确实承担了一部分政府责任,但归根结底,自来水公司亏损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成本的科学合理的监管,很多城市只有一个自来水公司垄断经营,更重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到位,整个行业的成本都偏高。

5.水价的上涨幅度如何确定?公众的知情权呢?

傅涛:在保障公众知情权方面,现在所做的主要是价格听证会。实际上我对听证会不看好,专业人士都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对价格的科学性作出判断,一个公民在半天或一天时间内,要行使知情权和决策权,实际上是个虚话。

6.不像西方,中国城市家庭是不敢直接饮用自来水的,自来水质量究竟如何?

傅涛:现在供水的原水质量很差,合格率可能只有50%。自来水的标准已和国际接轨,这样的反差,凭借我国现在的自来水净化设施,根本不可能满足要求。

7.最近广州的新闻报道了自来水中频现红线虫。

傅涛:红线虫只是一种看得见的污染物,还有很多是肉眼看不见的,也不是靠煮开可以去除的,长期饮用会引发慢性疾病。可以这样说,涨价之后水质不一定能提高,但是如果水价不涨,净化设施不能得到提升,水质一定不会提高。

8.老百姓的顾虑是:是否涨价了,水质就一定能提高?

傅涛:我的建议是建立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检测行为不能让自来水公司内部进行,自己检查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不可靠的,检测出来的合格率也会被各方质疑。

9.作为专业人士,如何向民众正确解释水价问题?

傅涛:在不了解水质的情况下,老百姓肯定会反对涨价。但如果百姓都认识到水价过低不是在保护自己、而是在侵犯自己,就会理性地看待涨价。如果水质能够和矿泉水一样,我想老百姓就不会反对涨价。

10.但公众对于这些政府垄断企业普遍不信任,你怎么看?

傅涛:资源性价格的政府定价是改变不了的,资源垄断型行业如果政府不定价,百姓利益更容易受损。

我国目前对于水价的控制,不是过松而是过严,过严的结果是降低了服务质量,变相侵犯了百姓的健康和安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