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城市规划:拒绝城市黑箱子

慕尼黑也曾经有过大马路的规划,阿尔贝特·施佩尔曾经为希特勒设计了一条慕尼黑城市中轴,我们很高兴,这个设计没有实施,不然慕尼黑很多历史建筑都要被拆掉。

责任编辑:莫希

慕尼黑是一个在城市规划上很强调市民参与的城市,南方周末记者在当地采访期间,随退休城市规划师盖拉德·梅格霍勒(Gerhrad Meighorner)先生参加了一次规划论坛活动。

11月的慕尼黑下起了冷雨,气温降到零度。梅格霍勒告诉记者,这是少见的糟糕天气,“搞不好没有几个人会来参加活动”。这是由名为“慕尼黑论坛”的城市规划组织发起的活动,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和市民代表将在他们的组织下,对数个位于城市边缘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中午12点半,离预定开始时间还有5分钟,包括组织者在内,集合地点稀稀拉拉站了10来人,当记者以为参与者寥寥时,出乎意料之外,随后几分钟内,围着围巾、戴着绒帽、撑着各式雨伞的人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论坛组织者开始宣布活动流程,人还在不断增多,一位高个子年轻人在人群外面嚷了起来,“里面能不能说大声点啊?”记者数了数,这个时候,参与者接近50人。

记者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中国面孔——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念城市规划博士的武汉姑娘谢晓萍,她跟导师一起参加今天的活动。谢晓萍告诉记者,在德国,城市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市民的意见,今天的活动主题就是走访若干社会问题集中的地区,听听居民和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而制定改善方案。

活动的第一站是位于慕尼黑市郊的兔山(Hasenberg),梅格霍勒向记者介绍,兔山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住宅区,战后住房紧缺,西德政府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廉租公寓,现在这个区社会问题比较严重,是媒体普遍关注的地区。“人群中胖胖的是原来的区议员,旁边的是区政府负责社会问题管理的公务员,主持人是建筑师,当年参加了这个区的规划,由她来主持今天的活动再适合不过了。”梅格霍勒说。

1992年在兔山举行的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显示,这个区的人口在急剧老化。随着德国统一,德国政府逐步加大对原东德的资金投入,导致西德地区的城市规划资金较少,同时,由于这个住宅区有大量廉租房,吸引了大批东欧地区移民涌入,社会问题也日趋高发。

梅格霍勒告诉记者,1990年代,慕尼黑市规划局曾在这里搞了一个规划试验,在这个区的中心地带新建了59套带车库的优质房源以供出售,希望逐步改善这个区的居住品质,但最后只卖出30多套,剩下的只好租出去。

而车辆乱停乱放,也被认为是这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公益住房福利公司打算在这里盖一个大型的双层车库,但是遭到本地居民的反对。参加了活动的本区市民代表马尔库斯·奥尔巴赫是反对者之一:“我可不赞同这个观点,你们是设计师,当然希望到处都整齐干净,但对我们市民来讲,最重要的原则是用的舒服。”奥尔巴赫认为,大量的外来移民是问题的重要诱因,“讲外语的人太多,这里的学校在整个慕尼黑是声誉最差的。”

规划师为参加活动的市民讲解本区的规划历史和存在问题 图/莫希

梅格霍勒认为,兔山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不堪,只是政治家和媒体把这里的问题给放大了 图/莫希

梅格霍勒则认为,兔山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不堪,只是政治家和媒体把这里的问题给放大了,这里“只是人均收入低一点而已,比它差的地方,无论是慕尼黑本地还是柏林这样的城市都有不少。”谢晓萍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其实这边并不是很差,租金很低、房子也很漂亮、交通很方便,很平民化,这个区刚盖好的时候其实很受欢迎,我们还有教授住在这呢。” 谢晓萍认为,缺乏邻里交流,是兔山变成社会问题高发区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欧洲城市讲究邻里空间,往往以步行尺寸规划,但这片住宅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偏高,且以高层楼房为主,居民基本以车代步,在慕尼黑比较少见。 谢晓萍曾带同学去参观一个慕尼黑市郊的卫星城,里面主要是9层到11层的房子。“最高也是17层,当年规划完成后,很受欢迎,但现在30年过去了,就慢慢被冷落了,因为住在里面匿名性太强,德国人很重视小孩子跟邻居的交流,所以很多人搬走了。中国现在很多地方的规划正是走这个路子,以车为尺寸设计城市,房子拔高了,绿地增多了,但是不是生活质量就变好了,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她说。

“这要放在国内是非常好的小区,”谢晓萍补充道,“我们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就是把房子尽可能盖起来给大家住,但是这边已经到了盖起来有没有人住,住得好不好的问题。”

当天活动结束后,在慕尼黑城市规划局旁的一个小咖啡馆里,盖拉德·梅格霍勒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摩天大楼是庞大的黑箱子

南方周末:像今天这种活动会有效果吗?

梅格霍勒:今天晚上这个社区还会召开居民大会,进一步收集意见,随后组织者会拟一份总结,将今天大家看到的问题,收集到的意见都写出来,然后“慕尼黑论坛”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就这份总结进行讨论,决定下一步是继续组织活动,还是直接把它交给城市规划局,然后这个工作小组将跟进城市规划局的相应举措,并保持长期的关注。

南方周末:慕尼黑似乎有这么一个传统,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非常高。

梅格霍勒: 慕尼黑人的自主意识是这个城市能发展这么好的主要原因。

60年代,汽车拥有率不断上升,为缓解交通问题,慕尼黑计划在市区修建35个隧道,当时整个城市规划部门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但是第一个隧道建好之后,市民都起来反对,慕尼黑人对这个有特别高的敏感性,认为这些隧道会破坏慕尼黑的城市品质。

当时慕尼黑的市长沃格尔刚好去了一趟美国的旧金山,他看到那个城市到处是高架啊,隧道啊,糟糕透顶。市长回来以后,恰逢市民在抗议隧道工程,他就说,我同意你们的观点,不建了。当时整个城市规划部门都在反对他,我特别高兴市长作出了正确的决定。当然,后来陆续还是建了十几个行车隧道,但都建在环城的主干道上,居民生活区没有建。

梅格霍勒则认为,兔山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不堪,只是政治家和媒体把这里的问题给放大了 图/莫希

南方周末:您提到了旧金山的高架路,中国很多城市都在采用类似方法去解决市区交通问题,例如修建内环路和高架路,

梅格霍勒:在慕尼黑也有过类似的讨论,有人提出,城市交通这么重要,要不要拆掉一些楼房,来建几条高架路?当时的市长和市民都不同意。今天,我们非常庆幸没有这么做,不然整个城市的面貌就被破坏了,当然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不会有新的提议。现在只有出城进城的地方有一些高架,市中心基本没有。日本的城市里有不少双层甚至多层的高速公路,让人非常难受。噪音和废气对居民的生活影响特别大。

我对中国的道路规划印象最深的是,高速公路有很好的绿化带,两旁种了很多树,而且都是有人管理的,这让我很惊讶。

南方周末我听说慕尼黑有一个规定,市区不能盖超过100米高的房子,这个规定据说也是由市民投票决定的?

梅格霍勒:这缘于1998年的一次投票,当时也是仅以微弱多数通过,51%-52%的人投了支持票。很多慕尼黑市民觉得,他们不需要一个到处是摩天大楼的城市,他们想要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慕尼黑。

对我而言,摩天大楼是个庞大的黑箱子,拒人于千里之外,慕尼黑也有类似的黑箱子,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就有。当然我也不是一味拒绝高楼,我拒绝的是死板的高楼。如果它是一个雕塑一样的艺术品,在城市郊外摆上那么几座,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中国我也看到很多高楼,上海、北京、大连……上海浦东的高层建筑还是不错的。但在北京,我看到库哈斯设计的新地标,觉得很难看,在图片上它很好看,但是你从下面走过去,感觉非常糟糕。

南方周末:你觉得法兰克福的高楼怎样?

梅格霍勒:慕尼黑人以前常说,为什么我们不盖一些法兰克福那样的高楼呢,多大气,但现在换成不少法兰克福人说,要是没有这些高楼,像慕尼黑那样就好了。同样,汉诺威在战后拆了很多房子,建了很多大马路,当时慕尼黑人也很羡慕,但同样现在换成汉诺威人羡慕我们了。因为大马路破坏了整个城市的品质,不像我们慕尼黑,小街小巷,非常迷人。

慕尼黑也曾经有过大马路的规划,阿尔贝特·施佩尔曾经为希特勒设计了一条慕尼黑城市中轴,我们很高兴,这个设计没有实施,不然慕尼黑很多历史建筑都要被拆掉。

奥运改变慕尼黑

南方周末:有一种说法,作为现代大都市的慕尼黑是从奥运会开始的,奥运会主要给慕尼黑的城市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

梅格霍勒:慕尼黑奥运会的确非常成功。就城市规划而言,首先是整个奥运区的规划很合理,体育场馆跟住宅、文化设施、大学揉合在一块,体育赛事得到好处的同时,居民也受惠不浅。 慕尼黑市区本来是平地一块,没有山,奥林匹克公园原来是个旧飞机场,所以整个公园是人工建的,用二战时的碎瓦堆出一座小山,旁边还有个湖,从而改变了整个城市的风景线,这是很大胆的举措。

城市交通方面,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加速了地铁和轻轨的建设以及整个慕尼黑公共交通体系的联网。1963年,慕尼黑就制定了地铁规划,但是只建了两条线,今天慕尼黑城市交通网的5个环线,当时只有最里面的环刚刚开建。奥运会推了一把,整个交通网很快就建成了。如果没有奥运会,这一切至少还要推迟十年。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想举办奥运会,就是想为自己的城市制造这么一种推动力。

如果没有奥运,慕尼黑的环状交通规划可能要推迟10年甚至15年 图/莫妮卡·梅耶提供

南方周末:您当时主要从事哪些工作,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梅格霍勒:我参与了整个奥运会建筑计划的制定工作,举办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各项建筑工作都要在法律和资金上得到批准,当时我们特别注意联邦德国领导人对计划的关注和期待,以及慕尼黑市政府的期待,然后把这些期待都尽量写进计划里。 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奥林匹克公园公开招标的时候,有93个建筑师投标,经过3次初选,剩下10到12个,落选的规划模型被摆放在市政府一个大厅里,当时的慕尼黑第一市长沃格尔也是评审组成员,有一次,他开会开累了出来散步,路过大厅时看到一堆模型里有一个非常特别,高呼,就是这个了!

这个方案早就被淘汰了,按照法律程序,已经被排除的东西是不能再拿回来的,但是市长极力推崇这个设计,说它很像阿尔卑斯山的山脉,把景观和体育完美结合在一起。这么一说,大家也都觉得不错。最后这个被淘汰的规划中标了,成了今天你看到的奥林匹克体育场,现在它都成了世界遗产了。

南方周末:30年过去了,回头去看,慕尼黑的奥运规划最成功的地方在哪?有没有什么遗憾?

梅格霍勒:奥林匹克公园以及相关的公共交通,地铁、轻轨,都非常成功。此外,奥运会带动了几个大型住宅区的发展,海德曼大街和柏林大街,一个在东边,一个在北边,它们都成为了今天慕尼黑最好的住宅区之一。

如果要说不好的地方,当时发展起来的几个卫星城今天看起来不是很成功,当时的规划有些草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