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探讨高考文理是否分科是枝节问题

为何对高考文理分科的探讨总能引起争论?高考文理分科的历史背景和改革现状是怎样?未来改革方向怎么走?

欧美的大学即使大一大二都不分科,更别提高中分不分科

于今年2月开始征集意见并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日前再掀波澜,在公开的《纲要》草案中,“高考文理是否分科”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为何对高考文理分科的探讨总能引起争论?高考文理分科的历史背景和改革现状是怎样?未来改革方向怎么走?为此,本刊专访了都江堰光亚学校校长、教育家卿光亚。

1.高考文理是否分科为何总能成为话题?

卿光亚:高考文理是否分科,就涉及到如何设置科目、高中3年时间如何分配等问题。本来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当然不该分科,学生需要全面发展。但现在中小学的教学是受考试的制约,是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因此关于高考考试标准的改革,必然会成为话题。

2.高考文理分科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卿光亚:在文革期间,高校入学的标准被混淆了,比如手上的老茧也可以是入学的标准。1977年恢复高考,才重新开始公平选拔。积压了10多年的人才都跃跃欲试,参加考试人数之多,是过去所未见的。因此1977年首次实行高考文理分科。但这在当时只是一个方便考试的应急措施,没想到后来却成了教学的依据。

3.应急措施为何一持续就是30多年?

卿光亚:因为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要求的内容学生就学,不要求的,学生就不学。比如,1992-1997年高考不考生物,有的高中就不开设生物课了。又如,7月16日教育部宣布,民族内容占高考政治15%的比重。他们尽管宣布就是了,大家都会做。凡是高考宣布要考的内容,从来都不会产生争论。

4.高考文理分科的最大弊病是什么?

卿光亚:高考文理分科,确实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这不是一个开放的育人观,没考虑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变化。例如钱伟长,他本是文科学生,写得一手好文章,作文得分比钱钟书还高两分。他在大二转到物理系,成了物理学家。其实他的高考物理成绩仅为5分。

中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教育就像金字塔一样,应该是越往下越宽,越往上越窄。欧美的大学即使大一大二都不分科,更别提高中分不分科。

5.合理的高考改革方式应该怎样,加紧改革吗?

卿光亚:我认为高考改革可以放慢速度,先要经过一个适当的讨论阶段。学生、家长、老师、教育家和考试委员会五方,都应该对改革发表看法,通过媒体持续发声讨论,综合出一个合理的方向。

6.报载,湖南省教育厅已出台“规定”,要求高中教育文理不分科,不过湖南高考并未随之改革。

卿光亚:如果中学教育先行改革,高考未动,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方式。高考不改,高中教育就不要动。

7.《纲要》中建议高考只考语数,并引入能力考试。

卿光亚:其实很多自主命题的地区已经这么做了。上海高考搞水平考试都近10年了,只是他们没有宣传。淡化“一考定终身”是一个大趋势。

8.高中文理不分科学习的最佳模式应该是怎样?

卿光亚:在文理不分科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完善“通识教育”。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如果16年的学习都是与劳动隔离,那他22岁毕业时可能就丧失了对劳动的天然依赖和爱好。人类起源于劳动,但分科的教育使人劳动的天性泯灭了。

9.劳动与教育分离的危害,还大于文理分科?

卿光亚:是的。探讨文理分科只是枝节问题,把教育和劳动分科才是最大的问题。发达国家的高校入学制度中,社会实践的状态(比如做社工),占到录取参考条件比例的一半,和学科学习比例对等。

2005年香港大学曾经拒绝大陆11名状元入学,原因是他们在获得知识的人生过程中,并无任何其他履历。校方因此怀疑其学习能力,不愿录取。中国目前高考体制对劳动的忽视,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10.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卿光亚: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有问题。不愿自己的孩子学习劳动,只想考大学,才导致学生对高考趋之若鹜。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