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 审计自己人更是苦差

责任编辑:文平 郭力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徐臻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审计准则(2009版),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三代以内亲缘关系的,都须回避。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过经济往来或办过相关事项的,也需要回避。

这种独立要求,在近期的事业单位改制审计工作中,就有一次体现。

照惯例,改制前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要经过审计。一般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需要当地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国家级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则需要审计署去审计。

如今,审计署下属的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等几个事业单位需要改制。因此,审计署从机关抽掉了几个部门的审计人员,前去这些事业单位。

这些审计中,尤其以出版社的审计较为有意思。就在开展这场审计工作时,审计署机关大楼正好装修,一部分业务司局都搬到了华审招待所办公。而这个华审招待所离出版社2站地,步行10分钟。

审计署在对别的单位进行审计时,都有“八不准”的纪律要求。其中,不在被审计单位吃饭的一条尤为严格。每到吃饭的时候,审计组宁可坐车回到很远的住处吃饭,也不就近在被审计单位食堂吃。“赶饭点”也就成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印象中的清晰镜头之一。

这对于异地交叉审计比较多的审计工作来说颇有些气短,尤其是外地审计人员被调到北京审计时。每天补助低,消费水平高,本观察员了解的是有审计人员干脆大部分时候泡方便面,于是进京审计也便成了“苦差”之一。

后来,新的“八不准”纪律修订,允许在被审计单位吃饭,但是需要付饭钱。问题是,在审计自己的下属单位时,吃饭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实际上要比审计别人更要小心。

记得2006年审计署对部委事业单位开展了大规模审计,对自己的事业单位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出版社就在审计署南边办公,相距不到100米。审计署派出的审计组,开始在出版社吃了顿盒饭,后来觉得不妥,又回原单位吃去了。这事也没办法,越是查自己人,越要在小事上小心谨慎。

今年查出版社的改制审计,距离更远了点,相距1000米,更让人稍有郁闷的是这段距离还没公交车,而审计组人员还是要中午回单位吃饭。于是,人们又经常看到四五个提着电脑包貌似“会计”的中青年人,匆匆来回“赶饭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