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与中国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中国的企业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低碳发展,如何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专门访问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陈冬梅女士。

       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中国的企业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低碳发展,如何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专门访问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陈冬梅女士。
       南方周末:近三年来,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两大主题一直是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2009年,国际间气候变化谈判和磋商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此同时,企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自身应对也越来越关注。您如何看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陈冬梅:应对气候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挑战,意味着企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在过去,低碳发展一般由企业环境部门负责,但经过一段时间低碳战略的实施之后,大部分企业发现,碳排放或减排远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不仅仅是责任问题,它应该是全企业的努力范畴。比如,通过改善流程,以实现更低能耗、低成本、低排放的方式运营;通过加强投资和研发,以提供更低能耗的产品以及低碳解决方案,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运营层面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竞争力直接相关。
       欧盟,日本及美国的很多企业,由于一直较重视对低碳的研究,如今已经大幅度加速了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丹麦很多企业掌握的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相关技术出口收入近些年大幅度提升;日本大力发展光伏技术,其光伏企业已占领该行业的国际高端市场。尽管美国没有承诺国家减排义务,其企业也只是自愿减排,但美国的很多企业已是节能降耗和减排技术的世界级引领者,其技术和服务已经具有世界市场,渗透到诸多领域。
       南方周末:您如何看待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企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陈冬梅: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水泥和钢铁的最大生产国,也是煤炭的最大消费国。但是通过对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是无法长久的。
       近一年来中国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将对中国内需市场的转型和产业结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在4万亿投资拉动计划中,大部分涉及交通、建筑 、电网行业,这些行业都是低碳发展的核心领域,它们将进一步带动能源、钢铁、汽车等行业,这些都是低碳发展的主要承载体。中国政府在今年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低碳因素。这些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内需促进行业的尽快复苏,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国家政府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变化谈判将对决定2012年以后的气候制度至关重要。尽管目前我们还很难预测谈判的具体结果,但大趋势大背景却是很清晰的。那就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积极参与到减排增效、低碳发展的行动中来,而且要确立一个全球共同的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目前谈论最多的一个目标就是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比1990年减排50%。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未来碳排放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更决定了中国的企业应该进入到什么样的技术、投资和市场领域。如果中国的企业不尽早做好准备行动起来,等待欧盟和美国进一步提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和碳排放标准,或直接征收碳税,那对中国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制造类产品就会形成直接挑战。而中国企业如果能有效借助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平台,主动实现企业战略的低碳升级,生产符合低碳消费模式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利用既有优势占领中国市场的制高点,也能对国际市场产品碳标准的制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南方周末:说到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共同竞争和合作,我想请您谈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陈冬梅:中国的内需市场,这无疑是中国企业的空前机遇,尤其对于钢铁、建筑  汽车、新能源行业。同时全球的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空前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不少挑战。
       由于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中国企业近几年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实施力度显著加强。但中国企业在意识和能力建设方面还不够充分。我并不是说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就一定比中国好,他们也处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但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气候变化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低碳发展。
       从全球来看,供应链的减排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大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碳排放影响日益关注,客户对企业的减排要求日益强烈,而企业要做好自身减排,必然对于其供应商有更高的减排要求。比如沃尔玛要求大量中国公司在内的供应商接受其能耗审计,200家供应商需要在2012年达到20%的节能目标。可口可乐、惠普公司, 均已将绿色标准贯通于其供应链上下游。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中国的企业一直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其必然受到供应链减排的要求。这将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越早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将获得最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效结合:目前的气候变化谈判在发达国家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得到先进的低碳技术方面仍难有大的突破,但对中国这样一个被全球认为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中国企业需要关注并加强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创新。而这恰恰是各国利益主体隐藏在气候变化谈判之后的最大利益追逐:如何占领低碳技术制高点,如何获得全球更多的低碳市场份额。
       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会越来越多地用环境及碳排放标准对产品准入制造障碍。而这些壁垒势必增加中国企业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更严重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国际市场因气候变化政策和标准导致的这种变化,企业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密切关注,加强内部的管理体系建设和碳排放监测体系建设,尽早采取措施消除这些消极影响。
       在国际和国内环境标准日趋严格的环境下,很多发达国家会将受限制或面临淘汰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于这样的高能耗、高排放,有时甚至是高污染的行业,在企业涉入这些领域时,不能图一时之利,需要三思而后行。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是各国实现低碳发展都必然采用的两个重要途径。国际和国内的许多优惠鼓励政策,都在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和市场。这可以是众多中国企业重点考虑的发展方向。
       南方周末:WWF近年来在能源与低碳领域做了不少工作,不仅一直支持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在推动企业低碳创新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成绩,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取得的成绩?
       陈冬梅:我们一直认为工商界应该并能够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些先行者,应该受到表彰。
       因此我们今年开展了“唱响中国企业低碳发展之音”项目,力图挖掘一批优秀中国企业的低碳行动,让更多的企业从中获得启发和鼓舞,从而推动实现中国低碳发展与企业效益增长的双赢。在收集的中国六个行业优秀企业案例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并不落后于世界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案例中企业的很多做法在全球同行都有领先性。比如通信行业的中移动,他们的通信网络规模位列全球第一,网络建设需要众多设备采购,通过实施与其主要设备供应商签订“绿色行动计划”的战略合作,与供应商共同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再比如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生产的绿色改进,并通过低碳发展战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带动业绩增长。在绿色建筑领域,我们找到了一直致力于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的技术研发的万科,他们在不断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另外一家绿色地产商招商地产,一直致力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同时将绿色设计贯穿于招商地产项目策划即设计的各阶段。绿色金融领域,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一直通过其绿色信贷大力支持中国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作为中国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兴业一直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发出了很多为节能减排服务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我们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出现优秀的中国低碳企业,希望他们来与我们,与同行分享他们的案例,促进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