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空军阅兵村 飞行员:从“练为战”到“练为看”

每一架参加阅兵的战机背后,是18个后勤、机务、保障人员的保障维护。他们都无法亲眼看到长安街上如潮如浪的欢呼雀跃、金水桥畔的军乐激昂

责任编辑:郭力 文平

■编者按:国庆阅兵时,空军受阅部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只有几秒钟。但全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们经受的训练,同样是数月。

事实上,每一架参加阅兵的战机背后,是18个后勤、机务、保障人员的保障维护。他们都无法亲眼看到长安街上如潮如浪的欢呼雀跃、金水桥畔的军乐激昂。

南方周末记者探访空军阅兵村。为您讲述他们的训练与生活。

以为“练两个月就够了”

在来阅兵村之前,飞行员卢文庆还在想,“练两个月就够了”。

这位43岁曾荣立一等功的飞行员,有一次飞机夜航起飞三分钟,发动机叶片打破油箱起火,他都冷静处理,全力驾驶满油带弹的失火战机单发着陆成功,荣获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参加阅兵的飞行员每人都有骄人的飞行履历。不过,虽然飞行时间已达3000小时,卢文庆却发现编队飞行不是那么简单:“打乒乓球不难,用球拍端着球不动,倒不容易。”

阅兵的要求就像让拳击手练绣花,“飞得标齐,必须手动操纵,40分钟都得拉紧油门,稍动一度坡度,后面就是40米的差距。飞一次下来,手都伸不直了。”

为了缓解手部、肩部疲劳,每天晚饭后,航空兵某师师长刘国胜都会和飞行员们一起打羽毛球,一练就是一个小时。而在阅兵前,足球等剧烈活动则被严格禁止,防止受伤,也避免体力透支。

刘国胜所在的部队原驻地三面环海,经常受到台风、雷暴的影响,对复杂天气适应能力很强。“北方的天气比南方好多了。”他说。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把好天气当复杂天气练。”刘国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所以,尽管碧日晴空,训练中,每架飞机还是都被蒙上了一个暗舱罩,飞行员看不到外面,就只能闷头按机载设备飞。

“大量的后勤保障和物资准备,也是保障万无一失。”卢文庆对本报记者说,“我们有充足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