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器】军队 共和国动用军队的六大时刻

60年中,虽然历经风雨,国家机器保持着不间断地运转,保证政权的运行。对社会而言,国家机器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对个人而言,开足马力的国家机器每个人都可能裹挟其中。

责任编辑:邓科 傅剑锋

■编者按:根据《辞海》,“国家机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的一种形象化称呼,谓其像一架结构复杂、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机器,以维护政权,镇压敌对分子,防御外来侵略,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60年前,旧的国家机器被打碎,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家机器建立。60年中,虽然历经风雨,国家机器保持着不间断地运转,保证政权的运行。对社会而言,国家机器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对个人而言,开足马力的国家机器每个人都可能裹挟其中。因此,关注国家机器的演变,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的本质变化与时代变迁。而60年,亦可以看到在国家机器面前“人”字的一步步变大。本专题从若干个小的切口入手,希望能展现庞大机器变化的一些轨迹。往往在治理秩序受到严重挑战时,国家机器便会动用军队,重建秩序。回顾60年历史,在6次重要时刻,共和国启动了军队

1 1949年:接管政权

1949年,新政权已将中国大部收入囊中。但是,新中国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棘手问题。

虽然政权已立,但各地方的忠诚度还尚有差异。在华北、东北这样的“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已经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政权也相当稳固。而在华东和华中大部,西北,以及长江以南的广阔土地,尚缺乏组织方面的资源,或是群众对其的感情。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秘密社会等离心势力,并未完全臣服于这个新生的政权。

在城市中心,新政权需要立刻建立公共秩序,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并控制失业现象。而共产党潜伏在城市中的地下力量也分布不均,只能作为政权更迭时的辅助力量。新政权控制区快速地扩展,使得进行全国统治的人力资源与技能都捉襟见肘。

以上形势决定了新政权最初的统治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中国被分成了六个大区,其中中南、华东、西北和西南由军政委员会管理。而基础牢固的华北和东北则交给人民政府,以示军事任务胜利完成。

政权建立之初,人口在5万以上的大中城市都成立了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统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管制事宜。虽然军管会是临时性的——一旦条件适宜就将被文官政府取而代之,但却是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当地驻军最高首长担任主任。中央直辖市和重要大城市的军管会领导人,由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直接任命,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陈毅、粟裕、黄克诚等军队高级将领都曾任过此职。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四条也明确规定,凡人民解放军初解放的地方,应一律实施军事管制,取消国民党政权机关。手中握有枪支的军管会的权力极大,凡入城部队及党政军民机关均须接受其统一指挥。军管会可以发布戒严令,并依据中共中央及人民解放军之政纲,发布临时法令。从镇压反革命、清除残敌,到接管公共机关、公共产业,再到发动组织革命群众团体等,均在其任务范围之内。

军管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系统、按性质分别设立了行政、军事、文教、交通、财经等接管委员会。那些佩戴着印有“军管会”字样的红色大字布胸章的军管会人员,奔赴各单位接管。

一直以来,军管会都被中共视为完成新旧政权平稳过渡的有效手段。不过,信奉“党指挥枪”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