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作者王树增:“没有什么比电报更真实的了”

孟良崮战役的时候,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我军处于劣势,或者夸张地说,就是对等。但是张灵甫如果知道一个数字的话,他就不敢打了。因为有四倍于华东野战军的老百姓在后面。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朱怡

孟良崮战役的时候,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我军处于劣势,或者夸张地说,就是对等。但是张灵甫如果知道一个数字的话,他就不敢打了。因为有四倍于华东野战军的老百姓在后面。

1947年5月14日,张灵甫死于孟良崮一役 图/王树增

继长篇历史随笔《1901年》、长篇非虚构文学 《长征》、《朝鲜战争》之后,《解放战争》是王树增迄今为止篇幅最浩繁的作品。

全书一百三十万字,分上下卷出版。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中以一组数据显示着“解放”的代价:济南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29278人;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7339人;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24772人;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46001人……

央视“百家讲坛”和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不约而同地邀请王树增演讲他的“战争系列”。

9月12日,王树增在北京西郊的一间咖啡屋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中多处引用电报,其中有毛泽东在各个战役中写给各路将领的。

在写作《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阅读电报,王树增用了五个月的时间,阅读能找到的有关解放战争的所有电报。

对每一封电报,他一定要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封电报,它出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没有什么比电报更真实的了。后人的记述和亲历者的讲述,都会根据个人的需要,或者根据个人情感的指向,让历史发生些微的走样,而电报不会。比如,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份电报中曾经说,打这场仗,要准备死多少人,战前须准备多少裹尸布,毛泽东给出的数字令我十分震惊。我可以读出当时的形势有多么严峻,毛泽东的决心有多么强硬,而战争在那个瞬间的演变将以多少人的生命为代价。更重要的是,我要明白,毛泽东和林彪何以要这样?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导致共产党人不惜一切地抗争?还有,那些士兵为什么情愿付出生命,是什么使成千上万的青年投身到战火中?这些思考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王树增还阅读历史文献,包括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军队作战,每每战前都有的政治动员令。

王树增比较注意细节,包括大的战役脉络,写作《解放战争》的过程中,除了研究电报、文献和档案之外,还要做战场遗址勘察。“有重大战役的地方,都要去现场勘查。必须得去,哪怕现在那里只有一个纪念碑,根本看不出战场的遗迹,但是你必须站在那个地方。你在那儿站十分钟,不要说话。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解放战争》中,王树增坚持了自己一贯的非虚构的精确性写作风格。上至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下至进攻一个暗堡的战士,大到横跨中原五省的战役,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他考究细节和史实。“我的作品中所有的人,哪怕是战场上的一个战士,都是有出处的,尽管极少对话;战斗打响时是晴天还是大雨,也是有史料依据的。只不过我的叙事文字,与军事研究机构写出的战史不同,不是那种盖棺论定式的文字;也与一些作家致力于揭秘不一样,没有那种小说情节般的描写。我的作品是纪实的,但我的记述是具有文学品性的。通俗地说,我说的是真事,不是我虚构的事,但我不是传达文件一样告诉你,也不是小道消息一样告诉你,是一种可以让你感同身受的对历史现场的叙述,是一种包含着我的人文认知、人文情感的叙述。”

关于为什么拿起笔写这场战争,他说:“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场非常非常奇特的战争,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作战双方完全不成比例的作战实力的情况下,仅仅用两三年时间,进行了一次惊人的历史大翻盘。解放战争作为一个战争来讲,其结局是用军事的观点不能够完全解释通的,它必然含着这片土地、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等所有的因素。解放战争直接关系到我们今日中国的生活样式,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命运息息相关。我想我有必要去认真写它,用我的笔来记述那样一些往事,提供给读者。我是为我们的父辈而写作的,因为解放战争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一场国内战争,很多战争的参与者现在还活着,我见过他们很多人,都是我非常崇敬的父辈,他们身上所给予我的一种对于信仰,对于幸福、快乐等等这些生活观念的传输,使我深受感动。我相信能够感动我的东西,通过我的笔也能够感染和感动我们的读者。”

《解放战争》中有很多篇幅描写国共两党的领袖和将领,也有大量的篇幅描写普通士兵。

“写作过程当中我采访了不少人,我特别重视采访老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当地的农民,他们很多人是当年战事的亲历者。我问一个农民——他是坐在大树底下看过打仗的。我问他,当时战争记不记得?我也不提醒他,这些老人们说,解放军打得好,那三八大盖好。中央军不行,大炮丢得海了去,全是这样的话。孟良崮战役的时候,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我军处于劣势,或者夸张地说,就是对等。但是张灵甫如果知道一个数字的话,他就不敢打了。因为有四倍于华东野战军的老百姓在后面。孟良崮这一节,我的开头,是由一个往前线送粮食的农民开始的。孟良崮战役打到最后的时候,满山都是伤员。老百姓就是拿着门板,拿着自己的棉被,就往下抬共产党解放军的伤员。近在咫尺,国民党伤员没人抬,在地上呼号不止。由此可见民心向背。”

《解放战争》中的第七章“沉重的门板”记录了徐向前指挥的临汾狙击战的实况:

临汾攻坚战斗之难,时间之久,消耗之大,战况之惨烈,在晋冀鲁豫军区战史上前所未有。在历时整整七十二天的攻坚中,部队伤亡15300余人,消耗各种炮弹95000余发,子弹1640000余发,炸药50000公斤。攻打临汾的攻坚部队,大多是新组建的部队,官兵也是本地子弟,他们在父老乡亲的注视下作战,不畏牺牲。而如果没有百姓倾尽全力的支援,如此耗时之长、伤亡之大的战役难以支撑。战后统计,临汾城周边动员支前民工20万人,运送门板26万块、梁木10万根。粮食几百万斤。当付出代价的百姓看见徐向前的队伍向北开进时,他们觉得包括自己孩子的性命、自己家的粮食和门板在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北边,是阎锡山的老巢太原,打下太原就意味着山西全境的解放。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