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我感到内心隐隐的刺痛

  2002年,广州市各区实行机构改革,东山区民政局需要物色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担任福利科科长。那时我是区公安分局的团委书记,经推荐,我与民政局的李局见了面。
  她问了我一些个人情况,以及我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我7岁就带着妹妹买菜做饭了。还记得她当时眼前一亮。很快,在李局的协调下,我被调进民政局。
  在新的工作环境,我很快进入角色。福利科是民政局里比较重要的业务科室,担负着救灾、救济、孤寡老人安置、解决困难群众衣食住行等一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工作。李局在对民政局全盘工作的考虑中也一直非常重视福利救济工作。在她的领导下,我们区作为广州市民政工作的试点,率先搞了慈善捐助超市、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社区老人居家养老、平安钟等项目。每一项工作,都由李局把关,她给我们出点子,解决关键性的譬如资金、机构设置等问题,我们跟在她后面做细致性的各项工作。
  作为李局的下属,我佩服她做事的干练与执著,以及她对困难群体那份真切的关注。我在心里崇拜她,并渴望自己能成为像她那样做事的人。在她的影响下,我真诚地爱上了这份踏实的工作。对于我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赖以糊口的职业,而是一种事业。
  2005年,广州进行了一次区域合并重组。我所在的东山区要与越秀区合并,合并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务员的超编与许多干部的职位变动。当时从人事局公布的数据是两区合并后公务员实际人数比编制数超出二百多人,换言之有二百多名公务员是需要分流或下岗的。
  新整合的越秀区在人员未能完全定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曾经是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们都有了一种前途未卜的感觉。那一年的7月实在是令许多东山、越秀的公务员难忘的。我们拿着自己的个人推荐表,在天河的人才市场摊位上逐个投递,重新进行双向选择。当时,我向开发区民政局投了表。
  接下来是新越秀区各局内职位的竞争上岗,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经过一轮的过关斩将,我得以稳坐原来的位置。但几乎是同时,开发区民政局向我发出了邀请。
  开发区以及新成立的萝岗区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那里刚从一个经济功能区转变为兼负行政管理职能的综合区,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很想去那里发展。但李局明确对我表示:不能走。
  我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是对广阔发展空间的向往,另一方面则是不忍辜负李局的那份信任。我与这位领导谈了许久,最后她说:“现在东山越秀刚合并,有许多工作需要磨合和理顺,我希望你能留下来。我想用我的感情留住你,如果不行,我也会用我的权力留下你。”
  那一刻我只感到无奈和委屈,一股血气涌上心头,我脱口而出:“如果这样,我只有去人事局甚至区领导那里反映情况了。”
  “好吧,你有你的自由。”这个坚强的女人眼圈红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双失望的盈满泪珠的眼睛,我真切地感觉到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一份默契与情谊,正慢慢地剥离。
  当时越秀区的人事政策是新区优先,为了缓解老城区的人员安置压力,鼓励年轻人尽量到新区发展。在这一大政策的前提下,经我到上级部门反映了情况,终于被获准调往开发区。
  接到通知去办手续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并没有任何喜悦,我甚至想,是不是应该留下?这一走,我可就是忘恩负义了呀。但我最终没有这样做,因为年轻,因为一种渴望变化、渴望发展的心态。
  新城区里如火如荼的发展速度让我很快就适应并迅速地融入了。但每每静下心来,我仍会感到内心隐隐的刺痛。因为自私,我伤害了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长者,同时我也失去了一份真挚的情谊。我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向被伤害者道歉,但我知道这种感情的伤害远远不是一句道歉的话所能弥补的,而我也实在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表达我的内疚。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话……但人的一生中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如果”呢?!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