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耕事件”反腐启示录:网络发言人出山,网络评论员退隐?

“政府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比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要好得多。”“网络发言人的推动将靠两方力量的推动:一是政府的诚意,要放低身段,真正以解决老百姓问题为宗旨。二是网民要有负责任的网络精神。”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李梁 马昌博 郭力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何旭

“政府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比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要好得多。”“网络发言人的推动将靠两方力量的推动:一是政府的诚意,要放低身段,真正以解决老百姓问题为宗旨。二是网民要有负责任的网络精神。”

■编者按

中国网络与政治的关系再度成为热点。继9月贵阳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上岗后,广东省政府15个厅局的“网络发言人”,亦全部公开亮相。对网络民意,政府从被动回应转向公开互动,凸显政府在网络管理上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最近一审获刑11年。一时间,“网络反腐”也正以其不容忽视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触动各方神经。

9月中旬,在由中央纪委、监察部举办的“新中国党风廉政建设60年”理论研讨会上,南京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龙翔以“周久耕事件”为例,撰文进行了探讨。本报摘编该文部分内容,展现监察官员对这一著名网络监督事件的思考。

无论“网络发言人制度”还是“网络反腐”,展示的都是政府顺应网络民意,以此推进政府善政和吏治清明的革新心态。这一革新若真正成为趋势,将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现实。

“我就像个前台”

“我们在QQ上聊吧,免得路上花时间。”胡燕妮在电话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胡燕妮是广东省工商局的网络发言人。和大多数机关同事不同,最近她天天都挂在网上,“上网发言已经成了习惯”。

今年8月初,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现身虚拟世界,被称为广东省政府职能部门首位网络发言人。到10月19日,胡燕妮的“工商局发言人QQ”上,联系人有了一百多。

继广东省工商局之后,10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广东14个和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省直单位“网络发言人”,全部公开亮相。

此前,9月1日,贵州省贵阳市政府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上岗,被媒体报道为“全国首位以政府名义推出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江苏镇江、浙江宁波等地亦率先建立了这一制度。“我现在就像个前台小姐。”胡燕妮开玩笑说。她长期负责新闻联络,2003年起就是省工商局的网络评论员,有多年的网络培训经历。由网评员到网络发言人,对于她来说,只是“由原来的隐性回复,转向公开的单位实名回应”。

广东省工商局的网络发言人并非她一人。她的身后,还有新闻发布和信访工作的同事组成的团队。网络发言人制度出来后,他们面临的压力比过去大多了。“很多QQ留言,不好意思不回,走开太久一点,便要赶快到电脑前看看。”

 

胡燕妮每天都面临网民的种种质询:一些人举报黑网吧无照经营,一些人向她咨询政策问题,一部分网民对她大发政府牢骚;甚至有人把他们当成税务局、劳动部门。胡燕妮的应对方式是,回答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到相关热线和网站。

许多人注意到,广东此次推出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中间并没有出现“新闻”二字。

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卢传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网络发言人的职责主要是定期收集处理本单位网站、人民网、南方网等网站上的留言,对外宣传政策、解答民情民生问题。”“一对无穷大”

广东15个省直单位中,有的单位公布“网络发言人”邮箱,接受群众的询问,还有7个单位建立了QQ和QQ群。“网络发言人是新生事物,各单位的进度不一,有些单位是新闻发言人兼任,他代表单位的形象;而有的则是宣传与业务部门协同来做。”卢传智说。

在广东省公安厅开设的QQ群上,几乎每分钟都有人发言,有些人发言属于“灌水”性质,看得出他们进入QQ群纯粹是因为好奇。

广东省公安厅网络发言人工作团队负责人、宣传处处长邓建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网友都要求加入,有几次很快就满员了。我们就对一些问题已经处理好的网友解释,希望他们退出群,让其他有需要的加进来,网友都很理解。”

因为QQ群太活跃了,广东省公安厅准备建立一个超级群,定期就一些热点或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据介绍,QQ群只是起到联系的作用。具体的回复,一般是以网络发言人的名义,在网站发帖回复或私下回复。

广东省公安厅政府网络发言人并非诞生于一夕之间。2003年,公安厅成立网站管理科后,就开始通过网络与网民联系。此次设立网络发言人,主要工作也是由网站管理科承担。

网站管理科专门定期收集网络信息,归类整理后,上报给相关部门。有了处理结果后,经过新闻科的审核,然后以网络发言人的名义回复。

广东省公安厅规定,一般问题的回复是3个工作日,重大疑难问题是7个工作日。“一些问题,我们会与当事人直接联系,了解信息,协作处理,但这种情况不多。”网站管理科科长刘博说。

目前,包括刘博在内的十多名干部,都是兼职做网络发言人的工作。刘博回复网友的时候,网上有很多热心的网友也参与回复网友问题,有些甚至很有建设性。

在QQ群里面,刘博一般是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因为已经做了好多年,对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办理户籍等,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回复。”

网络发言人不像政府新闻发言人一人面对几十个记者,而是一个人直接面对无穷大的网民群体。卢传智说,“网络发言人是一个符号,毕竟不是百科全书,件件事情都能办理是不现实的。对一些社会上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或现象,才会公开回复。”

网络舆论成“公开的内参”

“网络发言人制度并非广东首创,政府相关部门实名发帖回复网民质疑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政府“深度触网”,与胡锦涛、温家宝中央领导人近年在网上倾听民情民意、重视网络舆论不无关系。

2009年2月,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的联合专访,在网上倾听民情民意,掀起官员“深度触网风”。而去年6月,胡锦涛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随后,各省部级领导也纷纷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网民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构成强大的网络社区。《半月谈》报道称,中央和国务院设有专门机构从网上搜集重要信息,以“互联网舆情”形式提供给领导人参考,网络舆论成为一种“公开的内参”。

2003年,广东省委办公厅成立网络信息资源处,负责整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服务,把网友的舆论引向正确的导向。卢传智笑谈,“当时是全国第一家。”

在互联网时代,官员们处在一个“全民监督”的环境里。“陕西假华南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等,通过网络传播,一夜之间便为全国热议。

许多民众也发现,“信访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公民“问政平台”。

一些专家认为,网络发言人很大程度上是被网络民意“逼”出来的,其初衷多半是为了应对网民对政府行政或某些事件的质询。政府建立网络发言人,从“要我发言”逐步转向“我要发言”,已是大势所趋。

谣言止于真相

8月31日,一则“贵阳在建立交桥垮塌4人受伤2人失踪”的新闻在网上广为转载。

巧合的是,一天之后的9月1日,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曹毅正式就任网络新闻发言人。他发现这一网络信息之后,立即向市政府领导汇报,迅速核实情况。“其实塌的不是在建立交桥,而是铁路专线下穿涵洞施工现场。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澄清事实。”曹毅对媒体说。9月2日,他以“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发布相关信息,并配发了现场施救图片。

随后,事故调查进展的滚动通报,伴随着救援全程,直至找到最后一名失踪人员。这一举措得到网友们认可。

贵阳市政府信息处相关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贵阳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和传统的新闻发言人是同一个人,网络新闻发言人是补充和延伸。“以前政府做事都被认为是‘偷偷摸摸’,老百姓都不知道政府在干什么,现在则是明明白白,政府做的事情都清楚地公布。”他说。

不过,网络舆情复杂,有许多不理性言论。上述负责人的看法是:“政府要耐心,网民要多体谅,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正面意见,也有反对的,但我们都在探索怎么和网民更好地沟通。”

“网络会出现很多尖锐的问题,甚至是一些骂人的话。官员要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保持对网民问题负责任的状态,这对官员的素质、心态和思维都是一种锻炼。”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政府诚意与“网络精神”

广东、贵阳等地“网络发言人”亮相,实质上在网络中建立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显示出政府在网络管理上的新思路。

此前,面对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政府在应对网络民意上,相当时间内处于被动的状态。近年来,政府通过建立相应机构,以各种形式收集网络民意,但对如何回应网络民意诉求,与民意形成公开互动,并没有制度化的举措。

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地方探索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网络发言来引导舆论。例如在2005年,江苏宿迁市委宣传部聘请了26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新闻嗅觉敏锐”的网络评论员,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通过百度检索可见,对于“网络评论员”,有近180万个搜索结果。几年的时间里,网络评论员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开始大量设立。

在各类网络热点舆论中,均可见网络评论员的声音。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消除网络谣言,促进政府与民众沟通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民间,因为网络评论员发言的身份问题模糊,始终受到一部分网民的质疑。

政府与网民沟通的状况并不能让人满意。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比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要好得多。”

网络发言人的出现,被各方认为是政府与网络民意互动的进步。

“过去通过‘灌水’等方式稀释某些网络舆论,现在则是直接面对网民、有针对性地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处于被动还是主动,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一种进步。”喻国明教授说。

不过,在伍皓看来,“网络发言人”的建立,不表示是对“网评员”的纠正或否定,而在于怎么更有助于公信力的建设。他认为,网络发言人在网络上亮明了政府身份之后,公信力的建设,“是目前非常突出的问题”。

今年的昆明“小学生卖淫”案中,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主动在网络上实名发言,后来被网友指“作秀”后选择了沉默。

一些网民也以激烈言辞宣称:“宁愿相信有鬼,也不相信发言人那张臭嘴”。

“官民沟通的网络新渠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伍皓认为。

他说:“网络发言人的推动将靠两方力量的推动:一是政府的诚意,要放低身段,真正以解决老百姓问题为宗旨。二是网民要有负责任的网络精神。”

“网路问政既要求网民理性,也要求官员真诚。”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亦持相同观点。

汪玉凯教授认为,网络发言人不能作秀,要增加行政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发言一定要真实,否则会引起更大的风波,从“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等就可以看出来。此外,不应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打压、控制舆论,人们会有政府借此实施舆论控制的担忧。

据伍皓介绍,云南在建立网络发言人之后,将随后建立发言人问责制度,评估发言人的表现,实施奖惩,在网民中建立发言人的权威性。他准备委托专业的调查公司设计进行“公信度调查”,让网民对发言人的表现投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