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魔术:理财产品变贷款

对银行来说,企业还不上贷款并不可怕。广州一位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表示,“这些产品的借款人大多是与银行私交甚密的客户,假如借款人还不上钱,银行会再借新债给他还旧债的。”

责任编辑:肖华 实习生 范兴龙

银行将贷款债权卖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做成理财产品通过银行卖给投资者。

经由这条蹊径,银行让出了利润,却腾挪出了新的信贷额度。但是,货币政策的精准程度却因此打了折扣,而一旦坏账大量出现,没有准备“救命钱”的银行很可能无力自救。

理财产品的背后,是一条腾出贷款额度的秘密通道 图/CFP

银行们正在忙着将已经放出的贷款转给别人。

广东省某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应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来,已经先后有3家银行来要他签下“债权人变更”的合同。

明明是银行的贷款,为什么债权却“易主”呢?

其中奥妙在于:进入下半年,央行对信贷政策开始“动态微调”,银行的信贷额度缩减,只好采用这种腾挪术——通过信托公司,将原来的贷款转变成为理财产品。投资者购买之后,就成了这笔贷款的“债主”。

对于银行而言,贷款已经还掉了。这种贷款信托理财产品并不列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不属于银行账面上的贷款。于是,信贷额度就这样被腾了出来,可以再拿这些钱贷给其他企业。“我们行下半年贷款投放量不会很大,但企业的需求比较旺盛。我们可以通过对接信贷资产,提供理财产品的方法,盘活资产,既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也为客户理财。”中信银行信贷部总经理孙建林在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的这番发言,被认为是银行使用信贷理财产品最直接的表白。

据理财研究机构普益财富的统计,今年以来,仅是已公布的,全国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金额超过1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