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树捐股85亿

——中国“巴菲特”?“比尔·盖茨”?还是另一个本土神话?

在一个没有终极信仰为基础、缺乏诚信的社会中,对于高调的高尚行为,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借用财经评论员叶檀的一句话——“违背常规商业逻辑之事,总是让人猜疑”

“45%”,“85亿”。

当陈发树拿着讲稿,操着一口浓重闽南腔的普通话,冷静地、声音平缓地宣布将个人持有、市值达85亿的股票捐赠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时,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兴奋地骚动起来——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个人出资的、民间慈善基金。实际捐赠的市值比前一日流传的版本多了足足7倍半!

显然,到会的福建省民政厅领导也有些不知所措,立刻在现场找到基金会的秘书长,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资金额度和注册资金有严重出入”。

 图/简仁山

没有一家媒体留心,观众席上坐着一位面容陌生的中年女子、几个年轻男女,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着安静,没有引起任何媒体的注意。事实上,他们正是陈发树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妻子、女儿和儿子。

“他们到现场来,是来表示对我决定的支持。”陈发树事后告诉《南方人物周刊》。即使在这样的重要场合,这位主角通身上下笼罩着置身事外的冷静,自觉不自觉地躲闪着媒体的聚光灯,除了被记者包围着简短地回答提问。

他几乎从未面对面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自去年唐骏跳槽事件起,本刊记者和陈发树有过多次深入交流,采访通过“笔仗”的方式曲折进行。他很有耐心,然而,从他的面孔、语调和四平八稳的字里行间,几乎很难触摸到那个隐秘的内心世界。

陈发树简历

福建安溪县祥华乡人,1961年出生。1987年在厦门经营日杂起家,1995年到福州开办“新华都百货”。2000年9月入股紫金矿业,目前持股 20.19%,为第二大股东。2003年,陈发树介入房地产开发,并参股了筹备上市的武夷山旅游。现任职务有: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武夷山旅游股份副董 事长、紫金矿业董事等。在2009年胡润百富榜中,陈发树以250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居第15位,成福建首富。

“比尔·盖茨”故事中国版

有概念、有剧情,在这个中国版比尔·盖茨的故事里,有着太多唐骏的色彩。然而,唐骏的戏文,陈发树的钱。不习惯站在聚光灯下的陈发树依然是真正的男一号。

今年48岁的陈发树自言,自己捐股作慈善的举动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并非匪夷所思。自己一直就有做慈善的心愿,20多年来,在财富积累的不同阶段一直在做善事,譬如捐款修隧道、造林,譬如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

“在创业的20多个年头,我一直很幸运,获得了相对成功,因此我感恩,感恩国家的发展,感恩这个社会,感恩那些和我一起工作和帮助过我的人,我一直也在找一种方式来回馈这些我所感恩的人,以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我做慈善的最初想法。”

“刚刚创业的时候我很在乎每一分钱,因为我是白手起家,我知道赚钱的艰辛和不易。现在我也很珍惜钱,但是,现在更多的是看重钱能带来的价值,能够用钱帮助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来回馈社会。”

最初,他只是想把钱捐给基金会,例如红十字会、中国慈善基金总会那样的机构。两年前,他和唐骏谈起自己的念头。脑子活络的唐骏随即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要把慈善做长久,就要做像“盖茨基金”那样的事业:自己成立基金,通过运作让它保值增值,把慈善做长久,未来还可以吸收更多的资源——不仅仅是金钱上,还有人才等各种社会力量。

在唐骏的策划下,“新华都慈善基金”最终成型。注册资金为一个亿,主要资金构成是陈发树在二级市场持有的紫金矿业、青岛啤酒的几乎全部股份,以及10多个亿的云南白药股份。市场价值占到陈发树全部家当的45%(他持有的所有新华都股票不进入基金)。捐出来的股份仍在陈发树的名下,而慈善基金则拥有这些股票的使用、分红收益授权。

运作方式参考的正是“比尔盖茨”蓝本:把慈善和基金分作两块来做,基金部分是通过专业的分析运作方式来做一些投资,让基金不断增值保值;慈善部分由规范的专业的慈善团队来运作落实。据唐骏和助理李欣提供的数据,按照过去的分红金额计算,新华都慈善基金每年从3只股票上获得的分红收入可达8240万元人民币。

“遇到重要项目,比如说建设一所大学,或者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参与。”涉及保值增值,要是碰到比紫金矿业、青岛啤酒或云南白药更具投资价值的股票,陈发树也可以减持这3只捐赠出去的股票去做新的投资,减持的资产和新股票也归“新华都基金”。

陈发树担任慈善基金会长的角色,具体管理和运作则由唐骏及他所带领的团队共同负责。眼下,唐骏号称要招聘一个100多人的团队,未来要把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慈善基金的运作上。当然,陈发树补充:“大的方向会是我和唐骏及团队来共同制定。”

目前,“新华都慈善基金”已经启动了星火计划、阳光行动和蓝天工程,包括帮助建立新华都希望小学和新华都希望中学;向贫困大学生颁发奖学金以及将在10年内为中国20万名大学生提供就业专业培训和辅导,帮助20万大学生就业和拓展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在已经开通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网站,能查到已经签约建设的希望学校的具体地区和数量。

“我希望能把新华都慈善基金做成一个永久性的慈善基金,不断地做强做大是我的目标,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家人

在新华都,员工喜欢叫陈发树为“发哥”,敬畏中带着一点幽默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黑帮枪战片鼎盛的香港,另一位“发哥”——香港影星周润发在银幕上创造无数叱咤风云、侠肝义胆的非主流英雄。

在新华都和家中,陈发树都有着“发哥”在银幕上那样貌似随和又不容挑战的地位,牢牢掌握着全部财权。“一个人做出来,一个人决定。”直到9月30日,拿到民政部批文的前三四个月,他才告诉家里人自己的捐股计划。

陈发树轻描淡写地谈到家人、手下和朋友的“一些不理解”。“这个我也理解,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财富,对待财富。但我觉得,做慈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坚持。在我坚持下,最后他们都用一致支持的方式来赞同决定,觉得我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一件好的事情。”

他和子女是这么交流的。“会给你们财富,但不是巨额。因为太多财富会成为你们的一种负担,如果做好了,别人不过说你继承了父辈的财产,如果做不好,会背上败家子的包袱。”他认为,家人、事业伙伴到场,已经充分证明自己的决定是被“被理解的、被支持的”。

“专制的独裁”同样在曹德旺的家中上演。今年2月,陈发树的老乡、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宣布要把家族持有70%的福耀玻璃股份捐出来成立慈善基金,然后再“通知”了家人。面对媒体采访时,在外人前也很难掩饰对父亲的惧怕的儿子曹晖,只能回以“还没办法真正体会父亲的用意”云云。

与陈发树为自己设置重重的“防护栏”不同,曹德旺宣布捐股后,来采访他的各路记者络绎不绝,曹德旺一概来者不拒,谈行善、谈人生感悟、骂娘骂爷老子,痛快淋漓。慈善基金会却因涉及注册、纳税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制度制约,搁浅到今日。

不曾和曹德旺见过面的陈发树表达了对这位老乡的赞赏,“我相信我们的共同点:希望将财富回馈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出乎意料的事总是被人质疑”

犬儒者曰:“大智近妖,大善近伪。”

在一个没有终极信仰为基础、缺乏诚信的社会中,对于高调的高尚行为,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借用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的一句话——“违背常规商业逻辑之事,总是让人猜疑。”

陈发树不是第一个捐股做慈善的。早在2005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当家人牛根生就宣布把个人与家人持有的、市值10亿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出创办老牛基金,从事面向三农、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的慈善公益事业。

冠之以“裸捐第一人”之后,老牛的形象越发高大,加之其善于总结人生哲学,常常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场合、权威媒体布道、讲课,侃侃而谈“财富观”、“人生观”,堪称万人之师表。

2008年底,一条新闻爆出“老牛基金会将牛根生所捐献的一部分蒙牛股权质押给摩根士丹利”。此时,人们才注意到,“老牛基金”自成立以来从未向外界公布过一份财报,却出现在与蒙牛相关的投资收购行为中。股权质押风波加上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将道德神坛上的牛根生重重地推倒在地。

记者2005年采访牛根生时,曾再三追问他捐股动机,他回之以“自己才是最大受益人。自己的社会评价度也高了,孩子在学校被同学和老师所尊重了”。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两个月前,记者再次造访老牛,他谈到自己生性“好名,好美名”。

只是,爱人不可虚假。“善举”的背后若是搀和了其他强烈的利益诉求,总会轻而易举地变质,甚至成为施者背脊上的一根道德芒刺,欲拔不能,进退两难。

陈发树的背脊上,也长着这么一根刺。

4月27日,当紫金矿业49亿限售股“开闸放水”,陈发树和另一自然持股人、厦门首富柯希平在二级市场接连套现。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股权1.01%近1.5亿股,5月25日至7月1日,又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了其所持有的紫金矿业1.4734亿股。

紫金矿业的巨额套现,让陈的财富迅速膨胀的同时,也让他身陷“逃税门”的风波。有舆论质疑,陈发树减持先后套现近30亿元,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理应缴纳45%即超过10亿元的个人所得税,陈发树分文未纳,由此有“逃税”的嫌疑。

公平地说,中国尚未对证券投资征收资本利得税,陈发树不过处在法律的模糊地带。这也是新华都反击外界质疑的理由之一,并声称:陈发树在减持紫金矿业后,资金都用作了再投资(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不算真正的个人“所得”。

然而,当政者似乎并不这么想。有媒体报道称,国税总局已掌握了一份翔实的“大小非”名单,并迅速下发到各地稽查局,要求按照名单严查。这份名单中不仅包括相关单位公司,也包括个人投资者。据《证券日报》报道,国税总局正在暗中调查紫金矿业二股东陈发树减持纳税情况。

消息未能得到国税总局证实,陈发树更是三缄其口。 在“国进民退”的经济冬天,让人不得不生疑:陈发树是不是恐惧于颇具中国特色的“秋后算账”,被迫“曲线救国”,以慈善行为谋得政府的好感。

陈发树对此一笑了之。“一则成立慈善基金会,按照中国目前的申请流程最少也要3-6个月;二则在中国做慈善是没有“避税”的条件和政策。因此,所谓的“避险”“避税”之说不成立。

揣摩一个人动机,总是显得随意而阴暗。世人只能依据人的行为来论断是非。陈发树承诺:“我们会坚守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理念。定期向外界公布我们的慈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请审计公司来做审计。”

在回应记者的质疑时,陈发树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时间可以说明一切。”“出乎意料的事情在开始时都是被质疑的,就跟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很多事情一样。最后的结果说明一切。”

“发哥”传奇

牛根生喜好自我标榜,曹德旺生性孤傲,而低调的陈发树却神秘得让人琢磨不透。

直到2008年,陈发树和他悄然打造的“新华都系”才开始进入公众视线,缘起是那桩沸沸扬扬的“10亿天价高薪挖打工皇帝”的故事。再往前,关于他和新华都的公开资料少而又少。

2008年,本刊记者因为偶然的契机,成为唯一见证唐骏跳槽事件整个过程的人。当时唐骏给记者讲起陈发树给他的最初印象。陈发树请唐骏和一些圈里朋友吃饭。饭局中,有人指着陈发树问唐骏:“你看他是怎样一个人?”唐骏想了一想——“一个厚道的人。”话毕,陈发树和在场的人都开始大笑。

在另一些和他打过交道的人眼中:陈发树生性随和、比较质朴,但是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他不抽烟不喝酒,在社会场合话很少,习惯在一旁观察别人,特别是第一次接触的人,“这种打量、揣摩人的目光,看得人心里发毛,很不舒服”。

1982年,当20出头的安溪农村小伙陈发树坐着一辆满载木料的货车摇摇晃晃来到厦门时,他绝对想象不到自己的今天。送完货后,他坐着公交车去了一趟厦门市区,和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运送木材的合同书,两车木头共赚了1000多元。4年之后,他已成为泉州较大的木头贸易商,买下城里的第一套房子。

1987年,陈发树将房产作担保,买了部三轮摩托车,和两个弟弟一起帮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货,后盘下该店。经7年积累,陈发树挺进福州,在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开了华都百货,隔街相对的正是当时福建商业老大——东街口百货集团。

随后,兄弟分家,陈发树另立“新华都”系,陆续开设商场和购物广场。1997年,在福建省体改委的引导下,陈发树将属下的部分优质资产改制重组成为新华都集团。改制结束后,他说动两位“改制”老师——福建省体改委股份制与证券管理处处长刘晓初和福建省证管办主任叶芦生到他公司去。大约在这个时候,陈发树琢磨起了资本市场的美妙之处。

陈发树的确是个很“幸运”的人。紫金矿业是他最成功的一笔投资。1997年,陈发树因为一个机会购买了一批水电站工程设备,为转让部分设备和为自己的工程公司寻找土方工程,他结识了紫金矿业总经理陈景河。最初几年,紫金山开采进展极为缓慢,欠下陈发树很多工程款,紫金矿业的开采权也由此被下放到闽西上杭县。2000年紫金矿业实行改制,陈发树“债转股”成为紫金矿业第二大股东。再后来,紫金矿业的金矿储量被证明是我国第一大金矿。

除了赖以发家的百货超市业,陈发树涉足的产业包括矿业、酒店、旅游、工程、房地产、金融等等。陈发树计划逐个把旗下所有产业都上市。去年4月和8月,紫金矿业和新华都先后顺利登陆A股市场。

与此同时,陈发树在资本市场发起了一连串搏杀。 5月以2.35亿美元收购青岛啤酒9164万H股。9月,又以约22亿元,收购云南白药6581万股国有股。不到一年时间里,陈发树借助资本市场轻松地实现了个人财富的三级跳。如果仅仅依靠赖以起家的百货超市业,新华都不过是一个中型企业集团的规模。

擅长讲故事的唐骏早对外宣称,陈发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巴菲特”,而他的职责是帮助老板、把他打造成“巴菲特”。如今,陈发树涉足慈善,又被冠以“中国比尔·盖茨”。

当记者反问陈发树,顶着当今世界两大顶级财富和社会影响力偶像的名字组合,他个人如何看待?他自己究竟如何定位自己,企业家、投资家还是慈善家?

陈发树的回答很谦逊:“巴菲特是一个伟大的投资家,我一直在学习他的投资理念。比尔·盖茨的伟大,大家都看到——他创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我也在向他学习,学习他看待财富的境界。”

“我还是要为企业服务,在做好企业的同时,通过慈善基金回馈社会。”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