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

今天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低潮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如何看待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最好把它放到更长的历史视野中。

责任编辑:戴志勇

每个人的生活或事业,有高峰也有低潮。低潮时人们容易过度悲观,高峰时却往往得意忘形。一个国家或社会也是这样。今天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低潮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如何看待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最好把它放到更长的历史视野中。

图1 人口数与GDP规模的相关系数(1000-2003) 阿根/制表

图2 全世界及主要经济体商品出口值占其GDP比重 阿根/制表

图3 出口占GDP比重(2007,按经济规模排序) 阿根/制表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中国世纪”真的会到来吗?答案取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三个转变最为关键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五千多年。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各国(地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人口规模决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分离,是近二百多年发生的。以人均GDP衡量,过去国与国之间相差不大,例如公元1500年,最富国家的人均GDP是最穷国家的3倍;而现在,美国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落后国家的几十上百倍。

基于麦迪森的数据,可以算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在1500年为 0.9972,1820年仍高达0.9423,但之后急剧下降:1870年为0.6393,1913年为 0.3404,1973年为0.148——也就是说,到1973年,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已没什么关系,占世界人口54.6%亚洲(不包括日本),GDP只占世界的16.4%;而占世界人口18.4%的发达国家,GDP占世界的58.7%。这种情况在过去的30年里开始发生逆转: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系数2003年上升到0.5185,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0.733。

为什么过去250年里,各国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再大致对等?简单地说,是因为不同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制度之路——有些国家率先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而有些国家没有。尽管还有各种细节上的争论,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改进民生的最有效手段。如果全世界都实行市场经济,人均GDP的差异就会逐渐消失。这正是过去30年发生的情况。中国等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逆转过去200年里出现的世界范围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之间的背离。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按目前的趋势,未来50年、100年后,人类可能又回归到19世纪之前的状态,即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相当,人口大国也是经济大国。当今,亚洲人口占世界的近60%。所谓21世纪是亚洲世纪,也就是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的回归,或者说,是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预测的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的均等化(equalization)。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趋势。

麦迪森曾估计主要国家的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按购买力平价算,公元0年中国西汉时,印度的GDP占世界比重1/3左右,到了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1/3左右,1950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1/4强(27.3%)。未来的状态会是怎样?他推测,公元2030年,中国GDP可能达到世界总量的23%,印度为10%,美国为17%,西欧国家合计达世界的13%左右。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过去30年里的巨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话语权,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近几年,世界真的离不开中国,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原来人家不带你玩,现在做什么都得跟你商量。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世纪”真的会到来吗?答案取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如何?我想,三个转变最为关键:一是从主要依靠出口推动的增长,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更为平衡的增长;二是从低成本、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增长,到基于创新、更高附加值式的增长;三是从企业的自然型增长,到产业整合型增长。而这些转变进展如何,又依赖于中国的体制改革,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全球化则是这些转变的背景。

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的全球化和一百多年后的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发生在1870年到1913年之间,一战到1950年则是“去全球化”时代。一战爆发后,主要交战国的贸易几乎中断,尽管非交战国的贸易还在增加。1929年大萧条后,贸易保护主义流行,加上二战的影响,到1950年,世界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到5.5%,仅比1870年高0.9个百分点(见图1)。

1950年后,全球化出现新的浪潮,1980年代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速。2007年时,世界平均出口占GDP的比重是25.6%。同样重要的是,这次全球化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简单的产品贸易到价值链分工的全球化。原来是你生产苹果、我生产桃,你把苹果卖给我、我把桃卖给你,现在是有人专门育苗,有人专门施肥,有人专门采摘,分工越来越细。重点不是最终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价值链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做出优势,企业就可能成功。这是当前全球化的一个特征。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如果说第一次全球化时,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么这次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