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访】上海“钓鱼执法”后遗症

“上海钓鱼执法”貌似落幕,但诸多“被钓鱼”的受害者的退赔问题、正名问题等并没有完全解决,他们的维权诉讼仍阻力重重。

责任编辑:傅剑锋

“上海钓鱼执法”貌似落幕,但诸多“被钓鱼”的受害者的退赔问题、正名问题等并没有完全解决,他们的维权诉讼仍阻力重重。

沸沸扬扬的钓鱼执法事件,其影响并没有因媒体视线的转移而消失,相反,“后遗症”还在延续,还待反省。

被威胁的受害者

12月上旬,陈瑞勤从闵行交通执法大队取回了被扣了19个月的面包车。这被陈理解为是媒体曝光上海“钓鱼执法”的成果。此前,陈先后跟行政执法部门打了两个官司,均败诉。

陈瑞勤本打算放鞭炮以示庆贺,但在律师建议下放弃。陈还想到法院申诉,要求摘掉他的“黑车”司机帽子。但是很快,陌生人来电话以委婉而强硬的语态提醒他:既然没有什么损失,就“不要搞了”。

类似的威胁,因控诉“钓鱼执法”出名的“白领”张晖也曾领教过。他的妻子收到自称为“钩头”的一封信,要求其不要“苦苦相逼”,信中列举了张晖妻子、女儿以及父母的名字,乃至他的工作单位。作家韩寒在博客中分析,这封信逻辑强大,言简意赅,很可能并非真的出于"钩头"之手,而是大有来头。

在处罚被撤销之后,法院曾多次派人找张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