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足球就是战争——一个文人的足球门

“一百年也冲不出去,你越这么问责,你就越和足协合拍。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非要出去?”张宇说。“和平时期足球就是战争,看不到这一点,就是政治智慧不足。

责任编辑:朱又可 袁蕾 平客 刘小磊 陈军吉 实习生 王华 李颖 许斯佳

中国足球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足协官员只对领导负责,使足球丧失了“寻欢作乐”的本源,沦为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足协官员一个一个都是好人,团结起来把中国足球搞坏了。

足协挣钱很有本事,他们在体育界最富裕,也最没成绩。到了赛事动员时,满口都是“国家民族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把队员吓得首先考虑别从自己这里 出事,有意识地克制灵感。急功近利的结果是,踢球的心越来越凉,看球的人越来越少,还糟蹋了 “国家”、“民族”这些值得敬畏的词汇。


——张宇

搁笔6年,张宇新作《足球门》面世。家宴还没来得及摆,这位58岁的河南作家就挨了一闷棍——研讨会被叫停。尽管张宇反复强调,《足球门》不是纪实文学,主人公李丁等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但仍然挡不住人们对号入座的热情。

不过《足球门》引发的过敏反应也在情理之中,足球江湖都知道,张宇此人“老奸巨滑,心狠手辣”——2005年,艺术家赵本山和作家张宇相继进入足球门,前者担任辽宁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后者担任建业足球俱乐部董事长。结果是艺术家半途抽身而去,而作家仅用一年时间就冲超成功。

张宇自称没有揭黑幕的意愿,“我不是记者,不是纪委,我是作家。而且《足球门》写的也不仅仅是足球。”

进了足球门

张宇的成长堪称紧扣时代脉搏。

他出生在洛阳的一个山村里,自幼喜欢读书,走出山沟就是成功,从没想过这辈子当作家。初中毕业后,张宇如愿以偿,进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当上了电工,每月工资21元。

在洛阳一拖,张宇精力多得没地方用,就看书、办墙报。

1979年,27岁的张宇回到家乡洛宁县广播站当记者,白天骑着自行车下乡,一天能写十多篇稿子,其他记者加起来也没有他一个人的工作量大。

白天工作,晚上就写小说。回乡当年,张宇的处女作《土地的主人》在《长江文艺》发表。这篇小说主张把土地还给农民,摸准了时代脉搏,被《红旗》杂志转载并配发评论。

国家刚刚改革开放,想提拔干部找不到合适人选,所谓的“帽子比脑袋多”。1984年,32岁的张宇一步登天,被任命为洛阳地区文联主席,正县级。但张宇内心里仍然自视为作家,他不想脱离生活,就兼任洛宁县委第一副书记,县委书记不在时他就是一把手。

34岁那年,张宇曾有向上走一步的机会,老领导让他把笔放下来,一起到新建的三门峡市配班子。张宇动了心,剧烈摇摆之后,他还是跟领导说,我总是不自觉地站在平民立场上,我的命儿还是在写作上。

1987年,张宇到了省城郑州,一心一意地当起了作家。1990年代初,作家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