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科学? 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实习生 郭海燕 张曼莹 袁端端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从 “曲棍球门”、“气候门”、“冰川门”到如今的“亚马逊门”,隐含在这些争议背后的是,IPCC报告日益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角逐对象。

公众对于IPCC这个组织及其评估报告声誉和权威性产生疑惑,这也为气候谈判政客们留下了更大的回旋、谈判余地。

IPCC连遭信任危机

IPCC再陷“亚马逊门”。

上周六,继“冰川门”之后,英国媒体《星期日电讯报》披露:在IPCC第四次报告中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将威胁到40%的亚马逊雨林”,此结论再次援引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原报告作者声称他们的依据来自《自然》杂志。但很快人们发现,原文指出这一威胁来自砍伐,并非来自气候变暖。“又是‘灰色文献’惹的祸。”国内一位参加了多次IPCC工作报告撰写的专家感叹道。灰色文献指那些非公开发表的会议文集、论文、报告、档案等文献。WWF的报告,正是所谓的“灰色文献”。

细数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问题几乎都出在了“灰色文献”上。

就在“亚马逊门”发生的十天前,IPCC就喜马拉雅冰川融化时间的错误正式公开道歉:承认其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如果地球继续暖化,它们可能在2035年消失”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科学数据来源可疑。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众多质疑中,IPCC惟一承认的错误。

关于冰川融化的结论也是来自WWF的2005年年度报告,而这一结论又来自1999年《新科学家》杂志对印度冰川学家赛义德·哈斯奈英进行采访的报道,后者已经坦言,《新科学家》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他的意思。

引用了未经“同行评议”的非政府组织报告,这一问题与“亚马逊门”如出一辙。所谓“同行评议”是指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

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几乎全部集中在了由第二工作小组撰写的关于“影响和适应”报告中,而这一部分,相比较而言,也是引用“灰色文献”最多的部分。

IPCC报告由三个小组负责编撰。其中,第一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