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100318)

但总有一些人,不把藏在肚子里的怨愤当批评,不把口头流传的嘲讽当不满,以为掩盖住有些事实,人民的批评就虚无缥缈,以为制造出表面的歌舞升平,就叫作和谐。

责任编辑:史哲

(3.9-3.16)评审:张传文

No.1 人民对政府的批评并不少

《长江日报》,3月13日,作者:刘林德

(原文摘编)总理温家宝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在中国,总理发话可能就是非常管用的条件。于是今年的两会有了比较生动活泼的局面,批评是显见的多了。批评、监督、质询政府,是代表委员的规定权力之一。不用,或者用了不让所代表人民知道,这只能说明不正常。

至于普通人,比起代表委员来,批评政府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随便在哪个城市乘出租车,都会听到司机批评政府。那些民间流传的段子,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多少是冲着政府和官员去的?我不相信政府官员都不知道这些现状,不知道这些个民怨。事实上,就连政府人员自己,也经常拿这些段子自我解嘲。

只要不是闭目塞听,有意装糊涂,应当知道,人民现在对政府的批评并不少。但总有一些人,不把藏在肚子里的怨愤当批评,不把口头流传的嘲讽当不满,以为掩盖住有些事实,人民的批评就虚无缥缈,以为制造出表面的歌舞升平,就叫作和谐。

捏着鼻子哄眼睛,把人民的智商想象得无比低下,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民的批评对官员影响甚微,他不大在乎。只要纸面上干净,他的考核升迁就白璧无瑕。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能堂堂正正、光明无畏地把不满讲出来,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批评管用,也就是说,人民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要让人民来决定批评权,不给就不行。没有这些,哪怕批评满天飞、又能怎么样呢?

【推荐理由】虽然现实中总是存在着“跨省追捕”、“诽谤政府罪”这种最荒诞的政治闹剧,但也必须承认,今天的中国人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