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纪委书记在上海留下了什么

新书记人选尚不明朗,但纪委内部官员相信,会延续“空降”做法

 

 

    4月25日上午,未及正式告别,54岁的沈德咏即已离开上海宛平路上的纪委大院,飞赴北京。一天前,他被全国人大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这位特殊时期“空降”至上海的纪委书记,只在上海停留了17个月。3天前的4月22日,对陈良宇的一审判决正式生效,而沈的此时离任亦被解读为使命完成。
    至此,发端于2006年的“空降”纪委书记改革尝试,终有了第一例观察标本。沈德咏,给上海留下了什么?


来也悄悄,去也悄悄
    4月24日,全国人大宣布任命当天,沈德咏召开了其上海任内最后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会上他与大家郑重告别,并表谢意,次日一早,即赴北京。
    对普通工作人员而言,一切显得突然,甚至未有一个正式告别仪式,也未有中央人士到沪宣读决定,沈的离去一如他的到来般低调。待第二天新闻披露这个消息,三楼的办公室已没了主人。
    2006年12月,沈德咏以中纪委常委身份到上海时,亦是如此,也只是通过一则前往世博局调研的短消息,予以披露。
    依惯例,每年三四月份,纪委要召开部署全年工作的各类会议,离任在即的沈德咏一如平常,出席了宣教工作会议、国有企业倡廉会议等。4月15日他还出席了江西代表团访问上海的接待活动,沈是江西九江人,这是其在公开报道中的最后一次亮相。
    而4月16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12版刊登其署名文章《开展贯彻落实“七个不准”专项工作 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可算是其作为纪委书记最后的工作交代。
    更早些的年初,“说有领导要更换,但没有想到是他,毕竟才来一年半时间。”上海纪委系统一官员称。但细心的人还是揣摩出迹象。
    两个多月前的系统内春节联欢会上,一向严肃的沈叮嘱大家,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并且说,生活应排在工作前面。他提醒下属,要注意身体,祝愿“大家万事基本如意”,并感慨“岂能万事皆如意”?
    “以前纪委领导,一般都是强调为党为国奉献”,此番话后来被部分官员理解为临别寄语。
    沈离任后的上海纪委暂由副书记唐周绍主持工作,新书记人选尚不明朗,但纪委内部官员相信,会延续“空降”做法。
    而沈此次重返最高法,已被证实担任常务副院长,由副部擢升正部,并成为最高法惟一的一级大法官,他的前任曹建明已荣升最高检检察长。
    此次晋升,外界解读为,系中央对沈上海任内工作的充分肯定。
    最高法的一位官员则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在已经明朗的最高法领导班子中,既有的副院长,多为学者出身且自始至终在法院系统中任职,履历过于单一,而沈则以其完备的地方、中央任职经历,以及纪委、政法委、法院多系统的工作经验,显得突出。


“敢问路在何方”
    17个月前,沈德咏抵沪之时并不轻松。当时的上海,社保基金案查处正酣,十余厅级官员落马,接受调查者更是数倍于此。
    作为中央掌控直辖市纪委书记提名权的改革试点之一,沈德咏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
    2007年春节,上任之初的他在上海纪委联欢晚会上即兴献唱,唱了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其间伴奏早停,他坚持唱完。台下的纪委官员,如今感慨,彼时彼景,这首歌真是切题。
    他需立即进入角色。借一次调研报道低调亮相后,沈德咏随后密集拜会沪上老领导、人大政协现任领导,寻求反腐共识。而其早期调研地也多选郊县,不涉社保基金案的黄浦、长宁等区,显示其谨慎一面。
    他也需要表明立场,树立权威。任职一周内即到市专案组调研,看望了办案人员。在崇明,他提醒官员,“过去在许多地区出现的问题可以预料在崇明也会发生,因此,要未雨绸缪,要有思想准备”。而在嘉定区,他又强调积极恢复人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积极恢复上海干部干事业、搞改革的信心。
    作为社保案后的入沪官员,他积极传递着中央对上海既要严惩腐败,又要稳定人心、安定局势的良苦用心,也显出其所获新职的独特之处。
    沈德咏留给上海民众最熟悉的一句话莫过于,“偶尔飘过的乌云,不会影响上海天空的一直晴朗!”2007年10月,在十七大上海代表团“开放日”上,面对香港记者关于社保案是否会影响上海发展的提问时,他的即兴比喻激起一片掌声。
    会后,他私下拉住提问者说:“整个案件已尘埃落定,我希望以后新闻界不必再过度关注!没必要再过度关注!谢谢!”
    社保案阵痛渐消后,他开始步入更具实质性的使命履行中,确保中央政令在上海的通畅,以及在社保案后改善上海的反腐体系。
    一个值得琢磨的细节是,社保案前,上海党风廉政年度工作部署,一般不由纪委主导,而是另开党风廉政干部大会,但中央层面,则都是纪委全会部署。沈到任后的2007年初,两会并一会,纪委全会即党风廉政大会,至2008年,党风廉政大会已取消,转由纪委全会承担功能。
    “小细节,显示与中央一致的步调。”上海纪委系统一官员如是评价。
    2007年6月,中央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简称“三个更加注重”),上海成为中纪委选定的试点地区之一。
    随后,上海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新制频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
    对局级干部单独设规监督,全国罕见,其背景是社保案后上海关于局级干部的举报线索直线上升;而“三重一大制度”,“以前也有,但多流于形式和口号”,沈为促使制度落实到位,要求试点部门必须制定相应操作细则,并辅以向国有企业、地方纪检部门直接派驻纪检人员等配套做法。
    纳入其视野的还有巡视制度的落实,陈良宇案的线索最早正来源于巡视制度,沈在任内亦强调“巡视工作一定要突出监督这个主题,不能流于形式”。
    “以前也有制度,但任期5年,都做不到一次,现在则成了硬性规定,至少要在任期内实现一次,巡视的力量也大幅增强。”上海市一机关纪委书记直言。2007年,上海实现首次对8个市管国有企业的巡视,触角直抵由社保案暴露出的腐败高发领域。
    沪上官场2007年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覆盖几十万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活动,与往年不一样的是,预防教育不再是正面典型的宣讲报告,而是社保案涉案罪犯的现身说法。
    在上海外滩的档案馆里,名为《贪欲之害》的犯罪分子涕流满面的短片,令观者过目难忘。


“办有影响力的大案”
    2008年初“两会”间,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布了年度反腐十件大事。占据2007年前三条中的两条就是具体查案成果。
    一直以来,不独上海,本应为地方强权部门的纪委,许多时候,查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地位边缘,流于宣教工作或制度文章,”一位纪委官员说。
    沈德咏任内着力重塑地方纪委已渐被弱化的查案职能。他不止一次在纪委系统内部会上强调,“查案是纪检系统的第一位工作”。
    2007年3月,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查,成为社保案由中纪委移交上海后,上海自行查出的第一个副局级官员,他的落马与挪用社保资金无关。7月,上海申能集团副总裁王维工、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相继案发。
    上海一纪委官员坦陈,“空降”书记确实可以避免查案过程中地方的一些掣肘。在今年上海“两会”间,沈德咏说“有些官员仍不够廉洁”。
    在其主导下,2007年,上海市纪委不断从法院、公安、检察院、反贪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纪委查案部门。这些人大都正值中青年,业务熟稔,并可优先获得职级的提拔。
    和其他地方纪委一样,上海纪委过去的人员主要来自社会招聘、公务员招考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普遍专业性不强,制约查案能力。
    “现在专业人才明显地被倚重。”纪委系统上述官员称。
    纪委内部的机构功能也向查案倾斜,过去直接查案的只有一个处室,在沈的改革下,以前多负责信访、宣教功能的一些处室,也被赋予直接查案功能,并可一查到底。
    沈德咏还多次强调,要办有影响力的大案,他说过,纪委系统“有作为才有地位”。 康慧军案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市纪委主导查处的。
    2007年的成绩单显示着战果累累,结案98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4人,其中局级干部17人之多。这一力度前所未有。
    “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高了地位,团结了力量,锻炼了战斗力。”一位纪委官员用面貌一新来形容今日的上海纪委。


遗憾之处
    沈德咏的突然离任,亦留下不少遗憾。
    一些工作戛然而止,比如,他在任内曾构想“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监管体系,建立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体系”,直接针对社保案所暴露出的体制弊端。在其主导下由11家单位联合调研起草的《关于加强上海市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已报送市政府,拟以市政府规章制度下发。现在他将无法看到这一意见的实施效果。
    而另一些则是基于纪委体制上的改革尝试,目前看,深入尚待时日。
    2007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欧国苏等人曾递交《关于对违纪案件实行公开审理的建议》,引起沈的高度重视,后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纪委本打算在全市推行党纪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改革方案。但继青浦试点后,未见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同年,上海还拟推行纪检监察组织派驻体制,包括对所管辖单位直接委派纪委书记,
    据上海一市直机关纪委书记介绍,已在政法、财税等系统展开试点,但他心有疑虑,据其介绍,2007年,上海市纪委曾专门组团去深圳、浙江考察垂直派驻的经验,亦察觉毁誉参半。
    这位纪委书记的担心是,“垂直派驻后,在单位,有些会议和材料可以冠冕堂皇地不让纪委书记参与,这样监督就更困难了,另外,来自上级纪委的支持也不够,名义上管,但实质上的人事任免和待遇,仍实现不了真正的垂直管理。”
    这一试验,上海并不是先发者,但体制壁垒却一样牢不可破。
    而这些对于特殊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沈德咏来说,未免太显苛求,只能留待他的继任者。
    (本报记者徐楠 赵蕾 实习生 詹佳如 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林楚方 郭力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