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同学们,上课了

2000余司局官员高校“选课”,“周易”、党史成热门

责任编辑:郭力 李梁 马昌博 资讯 陈斌

两千多名司局级官员,被要求今年内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

最热门的课程是北京大学的“周易智慧”。中央党校的“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与人物”专题班也很火,内容包括延安整风、大跃进、离休后的邓小平的评判等。

学员和老师交流。参加选课的官员说,在大学课堂上的交流,比在党校会更为直接。 (中国人民大学/图)

人民大学授课现场。身为学员的司局官员们本身便掌握诸多政策制定权力,所以对授课老师要求更高。 (中国人民大学/图)

时隔20多年,张宁重回校园。这位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团中央女官员,天天穿着运动鞋,在人民大学的教室、食堂、操场到处转,“享受当学生”。

从4月12日至16日,这五天里,她的身份,从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副主任,临时切换为“中国经济改革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专题班学员,一个高校“选课生”。

这位司局级女官员只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交换名片,讨厌没有主见的授课,“我们又不是小孩子,有分辨能力,”她说,“讲得不好的,他完成他的(教学)任务,我们完成我们的(听课)任务。”

和张宁一样,来自中央统战部、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等15个中央部委的2000多名厅局级官员,今年内将被全部强令在党政军三大“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国防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完成中央组织部规定的自主选学任务。

这也是部委司局官员第一次大规模做“选课生”,但要教好这些学生并不容易:各个学校提供的专题班课程中有四分之一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而取消,而讲座课程的淘汰率高达76%。

中央党校准备了36个讲座,结果仅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达标;而初次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官员们也“追星”,比如于丹参与讲授的“传统文化与治国之道”专题班,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主讲的“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面临机遇”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回忆,2008年7月8日,中组部召开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座谈会,他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建言,高校应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李源潮当即询问在场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相关负责人意见,“他们均表示同意”。

此后中组部与2008年8月11日下发的《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是“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场司局官员的“校园计划”,由此展开。“大学带有某种象牙塔的味道,这是它的特殊性,也是优势。”纪宝成说,“到党校上课是官,到普通高校来学习,官的印记就没了,都是学生。”

以前不喜欢的课也得听,而现在……

“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