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之虹桥:盛会牵出“第三条道路”?

一座被机缘巧合成就的百年老机场,一片被彻底颠覆旧功能的行政交叉地带,将成为世博之后上海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朱红军 曹海东 实习生 袁端端

一座被机缘巧合成就的百年老机场,一片被彻底颠覆旧功能的行政交叉地带,将成为世博之后上海的新引擎?

抢在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带着局部未散的装修气味启用了,只为了世博预期中的7000万游客。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筹备逻辑,正如北京奥运会前夕那紧锣密鼓开张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这又不是一次简单的经验重复。上海,正借着世博契机,蓄势打造“大虹桥商务区”的概念,被纳入受惠范围的86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7个黄浦区。

这里不仅是未来上海新的综合交通枢纽,还可能会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所在地。一些学者期望:大虹桥将接过世博的接力棒,承担起后世博时代上海新经济引擎的角色。曾经在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上演的脱胎换骨的戏码,几乎注定要重演。

机场不是那个机场

事实上,如此高规格的“大虹桥”概念并非是决策层从一开始就深思熟虑的结果。种种机缘巧合的叠加成就了虹桥枢纽今天的规模和地位。

一切要从2005年开始酝酿实施的虹桥机场扩建工程说起。“最早就是为了解决世博7000万游客的交通问题。”参与大虹桥区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坦言。

在1999年浦东机场建成之前,虹桥机场一直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在一条虹桥路上就先后建设了两座国宾馆:西郊宾馆和虹桥迎宾馆,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更在距离虹桥机场5.5公里处辟建一个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然而,变化至1991年戛然而止。此后的十余年间,在浦东开发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浦东国际机场的建成使用,虹桥机场更像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