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尽,愿未央——读胡兰成写给黎华标的七十封信

“我所以曾想对唐君毅先生争你这个学生……”让人想到现在粉丝们皆朗朗上口的邵之雍的警句:“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责任编辑:马莉

黎华标是何许人?

读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末胡老师写给黎华标的信,七十封信,与我同时收到这批出土古物的老友暨胡兰成专家,他彻夜读毕,但我迟迟停停,分了五天才读完,怕一下子读完就没有了。当然也是,回回不能尽读,投袂起身,我得出门走走,因为这些信,太煽动了。我说的煽动,用胡老师信中语是,“孟子曰忧,佛语是大悲,壮士得其悲痛慷慨,忧思难忘,尚为思有济于天下,把历史的弦弹得铮铮响。”

“人可各执一学,犹百工众技皆为有益于世,而惟圣贤之志愿无边无尽,故忧思不尽。”

但不忘其忧,跟它配套的一句,不改其乐,那是孔子。而我亲眼见过人老了,阅读求知并不为了什么的依然如年少时那样专一,生活里看人看物新鲜有味,他的执念依然亲近着现实和具体细事而并不走向皇皇如大理石铭文的抽象建构,大家都讲如来佛色相第一,那是不改其乐,那是我们遇见的老年时候的胡兰成。我想起康德传记作者的描述,康德临终时有人把他的三大批判巨著托在他手上,他掂了掂,仿佛意思说:“如果这是个孩子该多好。”

所以,谁是黎华标?

这位让胡兰成对之写了七十封信的年轻人是谁?这些信,如果在缺乏任何背景信息下忽然读到了,简直难以置信,你说它不是情书是什么?才第二封信喔,胡就这样写:“我把你的照片与几个日本朋友看了,但是像诗经里的‘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不知要能怎样帮助你才好。我很想你能来日本留学,但是不知道你的家境,不知道你离得开离不开,而我请日本友人资助中国留学生,虽前时曾有此说,亦是等一边决定了,又还要等另一边进行来看,一切都不能说先有把握。又而且各人有各人的路,他人的代谋也许反为是一种不当的干涉。是如此辗转思维,自己抑制着……”

第三十一封信:“我所以曾想对唐君毅先生争你这个学生……”让人想到现在粉丝们皆朗朗上口的邵之雍的警句:“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黎华标乃新儒家大儒、唐君毅的学生。唐君毅创办新亚书院,十多年后而有香港中文大学。

1976年台湾联合报开办小说奖,副刊主编马各,非得记他一笔,是他,不但策划了小说奖促使友报随后跟进,亦执行了支持青年小说作家写作方案,作家每月五千基本生活费,有小说即给联合报的副刊,稿费另计。我大学三年级,妹妹朱天心大一,怯场只敢共同签一份约,平分五千块,即便如此,也压力太大,愧对马各两年到期再不续约了。春节报纸只出单张,除夕前发稿催急到马各亲自来取件,夜晚出租车等在门外,门内一屋子年菜味,熙攘笑声。那几年家里天天人来人往办三三 (指本文作者曾主编的《三三集刊》——编注),倚马立就,朱天心写完交稿,小说叫《绿竹引》。已返日本的胡老师收到这篇剪报即寄去香港,盼黎华标读了能写评。黎的评文刊出后寄东京,胡转来给天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