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卫士霍岱珊

“我现在开始更多的是用乐观的态度去看,要做幸运环保人。因为,老百姓的公民意识觉醒了。在凤凰卫视的一次节目中,淮河岸边的一位村民,就提出要向那些排污的企业索赔,这在以前无法想象”

“我现在开始更多的是用乐观的态度去看,要做幸运环保人。因为,老百姓的公民意识觉醒了。在凤凰卫视的一次节目中,淮河岸边的一位村民,就提出要向那些排污的企业索赔,这在以前无法想象”

淮河,这条中国投入最多、开展污染治理最早、承载着全国1/6人口的河流流域内,有一群为她的污染治理而努力奔走的人们。57岁的霍岱珊,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近,人称“老霍”的他有些焦虑。

先是“淮河卫士”的生存有问题——缺乏经费,吸引不来人才;再是已经31岁儿子的婚姻大事,在河南沈丘,这已经是一个很急迫的年龄了。

两件事萦绕在心头,这个有些瘦小的中原汉子,“能吃能喝,但就是心累!”

霍岱珊和两个儿子走在淮河沙颍河段河岸 (李见涛/图)

作为1998年辞职、全心为淮河奔走的老环保人,老霍为淮河的污染问题,用嘴、图片、文章和行动呼喊了10多年,牵进去两个宝贝儿子,连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老伴,也最终被他说服。

可烦心的事依然没少——“没钱,小儿子婚礼办得不够风光,到现在有了孩子了,媳妇想起来,还会嘟囔几句。”

最重要的,当然是淮河的污染,“比前几年好些了,但问题依然很多。”老霍苦笑着。

霍岱珊

河南沈丘人,“淮河水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简称“淮河卫士”)的创办者,2007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 揭露和防治淮河流域的水污染。

变形的鱼

5月14日,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老霍在收拾行李。17-19日这两天,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就POPs展开研讨,有NGO召集他们一线环保人前来交流。

沈丘没火车,老霍只能坐汽车——早晨5点多就出发了,晚上7点多到,一路颠簸了10多个小时,可下车洗把脸、谈起环保和淮河治污问题,他又是精神抖擞:“没事,精神着呢!”

为了大会发言,老霍特意准备了PPT,完全自己写的,真是有点难为人,已经快60岁的他,原先不大懂电脑的。

没办法,日本之行的教训太深刻。“玩笑都开到了国际上。”老霍说。那次,他受邀到日本讲淮河的治污,事先,他让别人帮忙做了PPT,演讲时,才发现忘了怎么用,只能“脱开PPT自己讲”。

这次来南京,老霍没再犯同样错误。他熟练地给记者演示PPT,上面有好多张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河流中受到污染后生长的变形鱼。

“有些活体看不出它已经变形,但你解剖后对比,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脊椎骨变形了,都是二恶英、POPs惹的祸。”老霍叹了口气。

很早以前,老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苦于找不到合适标本,后来,找到了,而且还捉了几条活的,养在了家里,用来对比着“试验”。

在饭馆吃鱼,老霍就有些感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