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纪念专题】《老舍五则》:贫困线以下的幽默

《老舍五则》跟甄莹以往演的戏都不一样。演完这个戏,唱过半辈子“高大全”的她问过自己:天真的是蓝的吗?太阳真的是红的吗?

责任编辑:平客 实习生 常仙鹤 徐清清 赵大伟

5月底,曾在香港艺术节亮相的京味话剧《老舍五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老舍五则》的前身是“全明星版”《茶馆》。人艺版《茶馆》五十年的改编权到期了,大导林兆华和制作人王翔去找版权人舒乙,三人思谋着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像《建国大业》一样,排一个全明星茶馆,大角小角都请腕儿。姜文、葛优、陈道明们甚至跟林兆华、王翔开过几次创作会,王志文在上海无法出席,但答复得同样很爽气:你们开,我在电话里听着。

但明星们的档期实在太难凑一起,“明星版”茶馆很快就没了下文。舒乙重提他向很多影视导演都提过的建议:你们可以改编老舍的短篇小说。

王翔眼睛一亮。此前一年,他陪林兆华去爱丁堡艺术节,途经伦敦的时候,在新维客剧院看过《短打贝克特》。大导彼得·布鲁克把爱尔兰大作家贝克特的五个短篇小说《戏剧片段Ⅰ》、《摇篮曲》、《无言剧П》、《空》、《来与去》串联在一起。女主角只有一米五几,不上台,谁都会以为她是个家庭妇女,但表演得却精彩极了。

王翔“闪回”的同时,舒乙信手拈来、绘声绘色地讲了父亲的两则短篇小说《热包子》和《断魂枪》。《热包子》讲一个男人死心踏地地爱他的媳妇,甚至她骂他是生不出孩子的软货,甚至她出轨,离家半年,也不离不弃,反而给她买热包子。“挺温馨的,但是太软了,我还是想做酷一点的”,王翔认为,老舍擅长描写的既不是《啼笑因缘》,也不是《京华烟云》,而是幽默中带着苦涩和压抑的市井人生。

《断魂枪》却一下子抓住了王翔。舒乙的声音靠后,特别有底气,他讲到沙子龙送走孙老者,关上街门,对着朗月星空,练了一套断魂枪,完了之后枪杆儿奔地上一戳,摸着凉滑的枪杆儿,说了四个字:不传不传。王翔仿佛一下子看见了对着稿纸微笑的老舍,千百种滋味都被他浓缩进一篇不足五千字的小说。

靠背戏改唱短打

1930年到1936年,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的六年,是老舍短篇小说的高产期,《赶集》、《蛤藻集》、《樱海集》都在此时结集。在这些集子的序里,老舍总不忘揶揄他自己:“因为忙,所以写得很短,好像面没酦好,所以馒头又小又硬。”“这里的‘赶集’不是逢一四七或二五八到集上去卖两只鸡或买二斗米的意思;这是说这本集子里的十几篇东西都是赶出来的。我本来不大写短篇小说,因为不会。可是自从沪战后,刊物增多,各处找我写文章;既蒙赏脸,怎好不捧场?同时写几个长篇,自然是做不到的,于是由靠背戏改唱短打……设若我要是不教书,这些篇还不至于这么糟。可是白天我得教书,只能在晚间来胡扯;扯到哪儿算哪儿。现在要出集,本当给这堆小鬼修饰打扮一番;哼,哪有那个工夫!”

“收入此集的有六短篇,一中篇;都是在青岛写成的。取名‘蛤藻&rs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