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银行家”给农民放贷——“永济模式”的乡村逻辑惟一一家设在村里的小额信贷公司

通过在永济的调研,吴敬琏得出了结论:利率高,但回报更高的小额贷款正在帮助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创造奇迹。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与现代金融理念相反,在山西的这个小乡村,人,而非钱,人情,而非现金流,是信贷员们给农民放贷时的依据。

“农民银行家”是这一模式的关键所在,他们既控制着贷款的风险,也促进了乡村道德的建设。

能找到多少乡村精英,决定了这一独特模式能否被广泛复制。

吴敬琏等一众经济学家在永济调研 (张津龙/图)

信贷主任王变娥 (张津龙/图)

端午节前的那个周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茅于轼都赶到了山西永济市。

同去的还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世界银行中国金融项目负责人王君,以及银监会官员和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

他们是在永济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时候去考察这家公司的模式,研讨小贷公司面临的政策困境,以及如何以金融这个短板撬动中国农村的发展。

永济富平是茅于轼、汤敏创办的北京富平学校投资的小贷公司。他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山西临县开始了小额贷款实验,然而这个市场直到2008年5月才放开。自那以后全国已成立了1500家小额贷款公司,永济富平是其中惟一一个由私人创办的小贷公司,没有政府也没有国际组织的支持,也是惟一一家总部设在村里、单笔贷款额不超过2万、完全面向普通农户的小贷公司。

通过在永济的调研,吴敬琏得出了结论:利率高,但回报更高的小额贷款正在帮助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创造奇迹。如果小额贷款这种普惠式金融能惠及中国一半的人口,那么中国的面貌将会发生很大改变。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永济虽小,但通过这次会议,通过我们昨天的访问客户,可以看到整个中国农村新的革命——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已经蓄势待发。

现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最短的短板就是资本,把这个短板拉长了,这个桶的容量马上就上去了。

中国人其实是富有企业家才能的。昨天下午和农民贷款户的座谈,汤敏一个一个地问他们,借两万块钱,你能不能做到翻番?所有人的回答都说能,而且三到六个月就可以还两万块,再净挣两万块钱。

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加上资本这个短板,他就能够创造奇迹。我深切地感觉到,小额贷款这项工作的意义。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