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世界杯解说 娱乐并业余着

在中国,看世界杯俨然成了一种在“满耳疮痍”中追寻乐趣的艺术。著名球评员在被球迷口诛笔伐之际,仍会准时在每一次大赛中陪伴我们,委实敬业

“他的远射像飞一样飞向球门!”这是刘建宏老师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精彩语录之一。4年前,黄健翔的一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流行语录,而更早之前,“各位观众您可能刚刚打开电梯,中秋节刚到,我给大家拜个晚年”的韩乔生老师,就已经开了国内足球解说娱乐化的先河。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久久不见提高,央视的足球解说员们却总能在悲痛中带给我们些许欢乐。种种有意无意的口误、自以为精妙的比喻和连篇累牍企图卖弄的废话,让央视的足球解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要么堪比最温柔的催眠曲,硬生生将精彩的球赛演变成安眠药;要么让观众充分体会到智商优越性,连珠炮打下来,换来的是口水和笑声,惟独没有精准的评论。

相比之下,南美式的解说风格似乎更贴合足球运动应有的热情与奔放。南美解说员似乎都是狮吼功的传人,进球后必然会撕心裂肺地长吼:“Goall!Goal Goal Goal Goal!”无论多么沉闷乏味的比赛,南美解说员都会从比赛一开始就抑扬顿挫。一旦球员进球,阿根廷的解说员会一直用自己的重低音喃喃重复“梅西,梅西……”循环往复,节奏越来越快,直至球迷热情被完全点燃。对他们来说,足球就是纯粹的情绪释放。

与南美风格差异最大的,当属英式解说,绝对简洁明快,从不拖泥带水。球员触球时,解说员只会干脆地报出球员的名字。此外,英国的解说员以善于控制情绪著称,解说时不带立场,哪怕其中一方是自己祖国。如此低调谨慎,也符合英国国情——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每个国民都“理应是”足球专家,还用得着你解说员来多嘴么!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英国评论员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天空电视台解说的科蒂就曾一针见血:“如果你的射门老是打向看台,我保证你进不了球!”他的同僚霍桑也不遑多让:“大家注意,本赛季西汉姆(一支球队)的客场胜利都是在对方场地上取得的。”英国人的冷幽默由此可见一斑。

在国内,能听懂粤语的球迷很推崇香港的足球评论。由于粤语是一种非常市民化的语言,动词很多,而解说的时候又大量使用俚语,所以一场球讲下来往往妙趣横生。香港解说员通常有种市井气的幽默感:“踢12码呢,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就是进了,要么就是进不到。” “内维尔有3个缺点:跑得慢、不够快、没速度。”

可惜,能够欣赏粤式解说的毕竟是少数球迷,更多的国内观众只能投靠央视体育频道的怀抱。穿着裤衩上节目的段暄将不严谨延续到世界杯赛场,永远分不清第一张和第三张红牌; “里贝里换到右路是想换换手气”这种话,也从侧面暴露了著名主持人刘建宏老师热爱打麻将的本性。于是乎在中国,看世界杯俨然成了一种在“满耳疮痍”中追寻乐趣的艺术。著名球评员在被球迷口诛笔伐之际,仍会准时在每一次大赛中陪伴我们,这等不屈不挠的精神,委实值得尊敬。按理说,在一个市场竞争的良性环境及体制里,被骂成这样的主持人,早该换个岗位继续发光发热,或者精进业务。但事实上,刘建宏和段暄坚守岗位,桃色新闻成了公众事件的张斌也准时和我们相约豪门夜宴,即使是无缘世界杯的韩乔生也成了畅销书作家,世界杯期间在视频网站拥有冠名节目,俨然新一代网络红人。似乎在我国,只要出了名,无论是美名恶名,总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福利会不期而至。毕竟,能让我们放肆大胆地批评的东西,从来不多,除了凤姐以外,就只有足球解说,不会引发上级追查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