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预算公开受困“三重门” 闵行样本折射中国预算改革困难所在

整个行政体系的内部压力,亦是改革所要衡量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本地区预算公开后,成为改革“孤岛”,导致体制难容。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郭力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雷磊

整个行政体系的内部压力,亦是改革所要衡量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本地区预算公开后,成为改革“孤岛”,导致体制难容。

在上海闵行区举行的一次预算改革研讨会。预算改革仍面临重重困难。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被各界寄予迫切期望的中国地方预算改革,在持续疾行一段时间后,正受阻于当下的种种体制之困。

一个例子是,哪怕是在因预算改革而声名鹊起的上海闵行区,南方周末记者在与相关工作人员聊天时,他们也会经常提起曾在今年因“全裸乡政府”而闻名全国的四川省白庙乡,“据说现在都没有人愿意去白庙开会投资了,闵行当然不希望搞成那样。”

尽管近几年各界对中国预算改革的呼声甚高,但遍数全国,真正具有实质性改革的地方寥若辰星,而上海市闵行的预算改革是最引人注目的试点之一。

但是被业内专家视为最重要,同时也最为公众关注的预算公开这一环节,哪怕在闵行仍然进展乏力,颇为踌躇。“他们内部已经做好(预算)公开的准备了,主要是考虑到外部环境,才没有公开。”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上海市人大专家周梅燕长期参与闵行区的预算改革,在她看来,闵行区的预算改革走到目前这一步,已经遇到体制性瓶颈。

那么,中国地方预算公开改革,究竟难在何处?所谓体制性瓶颈究竟是什么?闵行样本或可折射出症结所在,并以期解决。

负面反应与人去政息之忧

在公众最为关心的预算公开上,闵行区的整个预算报告已经对区人大代表进行了公开,但是对全社会的公开尚很有限。闵行区人大财经工委主任顾宏平曾在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中表示,这是闵行在预算公开方面接下来的主要工作。“2009年我们几次向财政部门呼吁,虽然财政部门也作出了预算方案,但是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