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中国(100729)

海外华侨华人每每回到中国,总会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高速公路以及行色匆匆、一脸焦虑的行人……

责任编辑:史哲

中国的“门罗主义”

◆美国《外交家》,7月23日,帕特里克·克朗宁保罗·基亚拉

过去中国一直强调陆权和贸易往来,但现在中国在海权和周边地区影响力上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中国正在太平洋西岸和南中国海地区建立起自己的“门罗主义”。

但正如中国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在南海有着自己的“核心利益”,美国将航母布置在黄海,好比前苏联将导弹置于古巴一样,难道中国不该对此感到担忧吗?问题关键在于,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抱有一种既欢迎又恐惧的复杂心理,这些国家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如何消除这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戒心是中国未来在地缘政治上面对的一大难题。此外,中美双方如何理解和弥合各自的外交分歧也是解开双方不信任关系的焦点所在。长期以来,美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提倡“门户开放”,试图通过强硬的立场和开放的对话使中国明白,中国和周边国家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拥有资源的共同开发权和使用权,而中国则坚称美国的这一做法是侵犯主权。中国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自己的法理依据,并以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保障自己在南海的利益。

不可否认,美国的军力依旧是促进该地区各国发展自由贸易,实现经济政治交流的能动者和执行者,而这势必会与中国的外交观产生矛盾冲突。所以,与其担忧中国在东亚建立所谓的“门罗主义”,各国不如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建立起战略和互动关系,并与中国一道寻找在全球公共资源使用权上的共同利益,建立起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而不是靠随意使用或借用武力来宣称对资源的占有权。与此同时,美国需要增强与该地区盟友和伙伴之间的海空军协作,包括一些非传统性的军事任务,如打击走私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塑造良好的安全和法理环境,从而使中国选择合作而非对抗。当然,这些都需要中国与该地区的各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并且以理解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为前提。

【点评者说】中国崛起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不在于宣示自己的和平意图,而在于要让周边国家认为这一“和平”是可信的。不过,中国面临当今世界最复杂的地缘格局,这无疑是一个空前艰巨的挑战。

中国当按停一下“快进键”

◆美国《侨报》,7月24日,社论

当下的中国,最爱“快进”,狂点“刷新”。海外华侨华人每每回到中国,特别是到一些大城市,总会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高速公路以及行色匆匆、一脸焦虑的行人……一个个镜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中国人何以丧失了慢的能力?是对未来的焦虑让中国人必须加快脚步以确保自己不被社会抛离。

焦虑并非收入微薄、为生活所迫的底层民众所独有,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更在“焦虑”的泥淖里无法自拔:人们如同买白菜般争先恐后买房子,肉价、米价、房租的上涨,迫使人们在焦虑中必须抓住点“保值的东西”心里才能踏实;企业家们放弃传统制造业,转而搞资本运作,想要赚“快钱”;教授们为了职称的晋升,一年出几本书;演员们为了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一年演几部戏……

狂躁是一种社会病,因为担心,因为未知,也因为缺乏保障,中国人总是争先恐后。中国用“快”的方式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进程,主流价值观越来越肯定“快”的价值,认为“快”意味着高效益,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物质生活改善。在这样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下,中国人如同湍急洪流里的鱼一般,顺流而游也好,挣扎也罢,总会被裹挟着向前走。“快”让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焦灼。而作为中流砥柱的中产者的焦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焦虑。此时的中国,当进行适度的自我调整,审视前方的道路,确定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点评者说】顺历史潮流,努力快进当然是好的,怕就怕我们此刻正在冲向悬崖,可是脚依然还在猛踩油门。

“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FT中文网,7月20日,吴晓波

在苏黎世的中心商业街上,看到德国双立人品牌的一只压力锅,标价290欧元。回国后,偶遇一家民营压力锅企业的董事长,这家企业是国内行业冠军,产量在全球排第四。我把手机中的照片给他看,“你的工厂能生产这样的产品吗?”他说,品质、功能应该可以接近,可是价格却无论如何达不到。接着他说,他最大的兴趣已经从做压力锅转到资本经营了。

让人担忧就在于此:如今的中国企业界,不愿意再埋头做“压力锅”的到底有多少?曾经的实业家纷纷向往着去做投资家,总之不愿意再干实业。这些景象似乎在显示,眼下是自1990年以来民营企业家士气最低迷的时期。究其原因,简略而言大抵有三。其一,资本市场的回报大大高于实业。其二,过分渲染的投资神话。其三,实业投资的宏观环境未得改善,极大挫伤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这种低迷的景象却与中国经济的实际需要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当国内消费市场初旺,当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升级转型的重大时刻,本是实业家大展身手的时刻,但投机之风日盛却不得不让人生出无限的担忧。当实业家都被“逼”成了投资家,当“实业之心”一一冷却,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又将从何说起?

【点评者说】如果没了实业之心,别说什么持续发展、结构调整了,长远来看,“国”能不能立得住都是问题。

网络编辑:王怜花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