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自民党败选 菅直人相位难保

日本保守土壤坚实,未来政治继续向右转的迹象强烈

模仿美国选举制度,两年举行一次的日本参议院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原在日本参议院占勉强多数的民主党,非但没有达成选前预期的54席的目标。在改选的121个席位中,民主党仅获得44 席;自由民主党成为最大赢家,即使在选前分裂的情况下,仍然攻城掠地,获得51 席;在这次选举中异军突起的是自民党出走后成立的大家党,初试啼声,就获得10席。

总体而言,民主党执政联盟加上未改选的议席,在参议院中总共只有110席。而在野党的总议席达到132席。在野党人数超过执政党,形成朝野分控参众两院的格局。一如当年自民党执政联盟控制众院,民主党控制参院的格局。

民主党本来期待这一战能够赢得参议院稳定多数,形成长期执政局面。为此,在选前民意急挫的险情下,不惜演出首相鸠山辞职,并逼退党内头号实力人物、干事长小泽一朗,推举以往颇有人气的副首相菅直人临危授命,担任首相投入选举。但是,菅直人与日本选民的蜜月相当短命,在大选中一举落败,显然在民意受权的角度来看,比鸠山前首相都不如,鸠山毕竟是以高票当选的。

选后分析,在经济低迷、民众生活贫困化的时候,菅直人提出增加消费税的主张,无疑于自找麻烦,是导致其败选的主因。但这只是表面原因,菅直人督战的民主党在选举中失利,更多是由如下原因形成:

第一,可以视为日本民众对民主党“政治变天”后的政策措施和施政结果的巨大失望。因为日本本来就是选民大部分保守,这才造成自民党一党独大半个多世纪。让民主党上台试刀,是日本选民的大赌博,期待打破20年的经济低迷和政治困境,重振日本雄风,谁知鸠山政权跳票连连,新政沦为华丽的口号。

第二,选民并没有对在鸠山内阁担任副首相以及财政大臣的菅直人“网开一面”。事实上,民主党的“换领袖”招数,与澳大利亚执政党内的政变有所不同,陆克文被副总理取代后,新的领袖在政策上全面修正,其中包括移民难民政策。但菅直人不同,即使在鸠山下台的最主要契机冲绳美军基地的迁移问题上,菅直人也是“萧规曹随”,可见,日本选民眼睛雪亮,用选票回答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选举花招。

尽管选后为稳定党心和民心,菅直人第一时间宣布认输而不辞职,但菅直人在民主党内立刻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他采取了“远小泽一朗”的人事路线,让小泽阵营相当不满,如今选举结果出炉,小泽阵营自然要追究菅直人败选的责任,党内的人事变动势所难免,这也必然涉及到菅直人的去留问题。这到9月份民主党对党首信任投票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分晓。

另外,鸠山前首相为了党的选举胜利,不惜挂冠而去,小泽也断然卸下干事长职位,菅直人败选却要“霸位不走”,政治道德显然要逊人一把。更严重的是,民主党经过这次选举失利之后,竟然成了各党拒绝合作的对象。

很显然,各党认为菅直人在首相位子上难以长久,或许9月份就要首相轮替,内阁改组,现在为了求官位而贸然合作,徒增笑柄,对党的发展不利;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民主党将来前途不妙,现在押宝民主党,未必是政治上的明智之举。

一叶知秋。奥巴马打破历史进入白宫,带动全球改革风潮,为民主政治中的左派力量带来的新刺激能量,已经随着美国日本等新政权的施政不利,而快速萎缩。未来奥巴马及美国民主党在年底的国会中期选举也未必乐观。

而在日本国内,自民党在党分裂的前提下,仍然能取得不错成绩,尤其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成为自民党拉拢新一代选民的偶像,其他传统左翼政党仍然持续衰弱,表明日本保守土壤坚实,未来政治继续向右转的迹象强烈。

日本政党政治经过1990年代中期的自民党分裂之后的十多年动荡,在这次选举后已经显露未来的方向:那就是社民党、共产党等传统左翼政党将越来越小;自民党则从党内的派系之争,转向公开的分流,一分为三。民主党将代表左翼,自民党代表右翼,大家党代表原来自民党的中间力量,结合公明党这样的特殊支持基础政党,形成良性的政党(执政联盟)轮替,这对亚洲民主化的发展,形成某种参考模式。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