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专题】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服务

2005年,张欣在刘索拉的影响下接触到了巴哈依教。它直接影响了张欣近些年的状态,“因为我现在有信仰,我觉得生活每一天、工作每一分钟都是一种祈祷。”

巴哈伊教,19世纪创建于波斯,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后来又脱离伊斯兰教观点,成为一种新的宗教。

巴哈伊教始创者米尔扎·侯赛因·阿里,这位伊朗人被巴哈伊教信徒们称为巴哈欧拉,意为“真主的光荣”,  后由此衍生出教名—巴哈伊教(阿拉伯语中意为“神在黎明时传达旨意的地方”)。它强调自我努力和服务人类在灵性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本着为人类服务的精神工作在神看来如同祷告和崇拜。

作为一种新兴的宗教,巴哈伊教已经不算小众。据百科全书记载,21世纪初巴哈伊的全球信徒有200至800万。巴哈伊教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只是在每个大洲建有一座“灵曦堂”。这些“神堂”不出卖纪念品,也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全部来源于教徒的捐赠。

哈伊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甚早。据记载,1862年就有巴哈伊教信徒到上海经商。早期的中国巴哈伊教徒多为赴国外求学的学生。1921年,一位叫廖崇真的学生成为其教徒,他在回国后任广东省蚕丝改良局局长,并于1924年将美籍教友Martha Root女士引荐给孙中山。

1923至1924年间,前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先生接受巴哈伊教并留下多本译著。曹云祥认为巴哈伊教的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此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在中国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教”。

  她在给灵魂找一个家


十多岁的时候,我就开始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怎么来的?我要去哪里?是死亡吗,死了之后去哪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姑娘,就是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活着是干什么的。

二十多岁时,学业,工作,那是一个很物质化的阶段;三十多岁的时候,似乎又回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对精神的探求更感兴趣。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使一个人的精神有别于另外一个人。

现在回过头来想,每一个人追求灵魂的成长,最后总是要问到生与死的问题。思考的时候,人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是一个精神体,总是要追求这些东西的,宗教把人追求的东西给系统化了。或者这样来说,宗教是让一个灵魂有系统的存在。

无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或者是巴哈伊,均起源于不同的时代,天主教、基督教是两千年前兴起的,佛教更早,它们基于当时的社会的需求,都有一定的传播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无神论的时代。但把视野投向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一本书叫《神的历史》。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了人的历史,就有了神的历史。以前的人拜山、拜水、图腾崇拜,对神的理解是模糊的,后来越来越具象,因为有人,就有精神的存在,总是在思考这些问题。

让灵魂皈依于哪一个宗教,对每个独立的个体来说,都有一个探寻的过程,我也一样。

 

有些宗教旧了
我接触巴哈伊教很久了,我的孩子在上学时也认识好多巴哈伊,但我一直都不是。我的探寻过程有好几年,从1997年开始,我就开始读很多道教的书、佛教的书。人都一样,到了一个对精神世界感兴趣的阶段,但是不知道往哪里去,因此,这个想看,那个也想看,觉得这个好,那个也不错,所以,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后天又是另外一个。我是在2005年才开始系统的学习巴哈伊教,这个探寻的过程比较漫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一些宗教旧了,就像以前的人出行靠毛驴,现在的人靠飞机,新的宗教,更适应现代社会。但所有的信仰,它讲的都是创造主的语言,创造主的精神,都是爱、仁慈,帮助,但是力量不一样,毛驴也能骑,但是不够快,比如说以前的人去教堂,因为不认识字,需要一个神父,可现在教育比较普及,我们就不需要神父了。

巴哈伊宗教没有神父,没有教堂。它是这个时代最新的一个宗教,因此巴哈伊的圣言特别适合于这个时代,你看基督的时代是什么,就是要爱,那时候杀戮遍地,爱就是当时带来的一个信念。今天这个时代需要的就是团结,我们在物质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团结的精神。

巴哈伊教信仰的最核心点就是服务。每个巴哈伊,都是一个服务的个体,这个服务的过程中,不拿钱。我们不是神职人员,也不需要荣誉什么的,而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是服务。

先知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种行为,每件事都是一种祈祷。祈祷时,心是虔诚的、愉快的、充满爱的。如果每件事都是祈祷的状态,那服务也是一种祈祷,比如倒一杯茶写一本书,从这个角度去看世界的话,人就是开心的。

做慈善不见得带来快乐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都认为得到是一种快乐,比如得到学位、得到工作、得到家庭,就得到了快乐。而没有把付出和给予也看成生活中一种快乐的源泉,因此,在每一天的每个环节都会遭遇不愉快。在给予的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很快会发现,我没有得到他的支持,也没有得到他的信赖,我来帮助他的,他反而来欺骗我,于是,这个给予的过程就演变成愤怒。

我经常去参加各种NGO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也认识了一些做慈善的人,他们的情绪比较愤怒。我就想,这些人,为什么变得比较愤怒,就是因为他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肮脏的事情,黑暗的事情,本来一腔热血,却被现实击碎。

举个小例子,我从2005年开始做慈善。最初的时候,就是写一张大支票发出去,但很快发现这样不行,一是在这个过程,你的心是不会改变的;二是对钱的用途比较担心,这个钱是不是被偷走了,有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对钱的监管是一个问题。很快,我就发现这样不行,本来是一个很愉快的给予过程,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很焦虑的过程,我一定要慈善的这个过程变成一个很愉快的过程,而且是发自内心。

我想改变这种状态,我要参与这个过程。为什么要参与这个过程,为什么让一些同事也参与进来,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付出你的感情,你的心,你的爱,然后还有你要付出你的钱。时间、知识、经验、最关键的是付出你的心。这个服务的过程是快乐的,因为这是服务带来的,如果没有这个付出,你不会快乐,可能会想,钱去哪里了,要监管它,监管不灵的时候,还得生气。

我在甘肃有一个慈善项目,关于小学生的美德教育的,美德教育的19本书籍和光盘。这是一个具象化美德的教材,比如干净,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洗手,我的两个儿子潘少和潘让也曾使用这个教材。选择推广的第一站是我丈夫潘石屹的家乡,甘肃省天水市下面的一个乡,非常贫穷的一个地方。美德教育的第一条就是整洁,饭前洗手,便后洗手,但是那里的孩子没有条件。于是,在每一个推广美德教育的小学建一个厕所就成了SOHO基金的项目之一。于是造价18万到20万的厕所建成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不仅遭遇了当地人的嘲笑,还遭遇了媒体的质疑,被称为“豪华厕所”。在遭遇质疑和嘲笑的时候,我唯有做事。建完了水厕所,随后,在市政供水覆盖不到的地方,又建了一批旱厕所。美德教育在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硬件问题解决了,软件方面依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对孩子们的美德教育摆脱了空中楼阁的状态。

我之所以花这么大精力在在教育上,是因为教育最终就是要推动每一个受教育的人,人最终能够推动人类的进步,这是咱们教育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做慈善的目标,但是我的工作要特别具体,一定要具体都落实到每一本书,甚至它的设计是怎么样,它的颜色是怎么样,否则的话,你的口号和你的具体实现就会很有差距。但总体来说,我特别不相信一个人能改变多少现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改变,世界的进步,是要靠每一个人的进步来完成,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

我们现在的世界,太多的英雄人物,这一个英雄,那一个英雄,无论是以前解放中国的英雄,还是现在的商业英雄,我们把太多的目光,都集中于这些人身上,但世界的改变绝对不是英雄来创造的,是靠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每一个人的一点一滴。我希望,我们的基金会能把周边所有的力量都聚集起来,每一个人也把他身边的理想聚集起来,一点一滴形成浪花,形成浪潮,再变成大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