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管窥香港交通

寸土寸金的香港,高楼林立,人潮涌动,车辆密集,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相对于内地很多城市动辄8个、10个以上的车道,香港很多道路双向仅有两条或四条车道,其中还密布着交叉路口和人行道等,有时甚至可以用“寒碜”来形容。但是,由于香港交通线路规划非常科学,加上完善的交通管理,以及司机、行人极高的交通素质等原因,香港不但基本消除了堵车现象,而且还努力为人们提高路途上的幸福指数,甚至成为不少西方国家的学习目标。记者于一天之内在香港交通密集区域步行、乘车近百公里,虽不能系统论证整个香港的交通体系,但努力去体会香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人性化、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从中撷取香港交通的 20多个细节,希望能对交通拥堵的城市有所启发。

寸土寸金的香港,高楼林立,人潮涌动,车辆密集,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相对于内地很多城市动辄8个、10个以上的车道,香港很多道路双向仅有两条或四条车道,其中还密布着交叉路口和人行道等,有时甚至可以用“寒碜”来形容。但是,由于香港交通线路规划非常科学,加上完善的交通管理,以及司机、行人极高的交通素质等原因,香港不但基本消除了堵车现象,而且还努力为人们提高路途上的幸福指数,甚至成为不少西方国家的学习目标。记者于一天之内在香港交通密集区域步行、乘车近百公里,虽不能系统论证整个香港的交通体系,但努力去体会香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人性化、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从中撷取香港交通的20多个细节,希望能对交通拥堵的城市有所启发。

一天之内管窥香港交通

在港岛北部拍摄的一块修路告示牌。香港交通施工部门进行修缮工程时,必须公示开工日期与竣工日期,且不能随意改动。(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港岛北部繁华的铜锣湾购物区,行人正等待过马路。香港乱过马路情况较少,主要和严格的管理和车速很快等因素有关。(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处具有几十条路线的公交车站,人们在排队等车。记者在拍摄的20分钟内,没有看到一个人随便插队。(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下班高峰时段,人们在地铁站内有序搭乘电梯。(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一处公交站点。按不少来香港的内地人的说法,在香港等公交具有“可预期性”,即公交巴士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极少碰到“意外”情况。(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行人通过港岛北部闹市区的一处过街天桥。香港的空中行人交通非常发达,有时10多家商场经常都可用天桥连接,有效降低了路面的交通压力。(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前,出租车整齐地排队等待。除非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司机在香港行车时绝不能逾越双黄线,否则可能面临重罚。(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人们等待过马路。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香港交通部门会在地面注明“望左”“望右”的字样,提醒人们注意此方面的来车。(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湾仔地区,一辆汽车从时租20港币的停车场开出。香港采取鼓励公交的政策,购车虽便宜,但用车极贵。(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铜锣湾地区拍摄的带有提示音喇叭的交通灯。香港的交通灯都带有这种提示音喇叭,在为盲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提醒一般路人。(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湾仔拍摄的一处交通指示牌。香港街头的交通指示牌一般都清晰直观,规格统一,为行人提供了极大方便。(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中环地铁站,乘客经过一块提醒“小童勿站近电梯梯级边缘”的告示。香港的交通设施附近处处可见各种人性化提示,为行人提供了很大方便。(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中环一条仅有四车道的主干道,各种交通工具、行人聚集于此。记者在此拍摄了20分钟,没有一辆汽车停车超过一分钟。按香港人的说法,不堵车是交通最大的人性化。(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金钟拍摄的一条狭窄的街道。(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行人通过铜锣湾地铁站内的一处卫生间标识。标识上文字意为“乘客如需使用职员卫生间,请按对讲机钮”。香港地铁站内都有卫生设施,在乘客需要时,位于管理室内的职员卫生间也须出借。(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中环地铁站内拍摄的各种标识。(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在香港中环地铁拍摄的带有“脚印”的电梯。此电梯梯级上印有“脚印”的目的是提示乘客的站位,勿阻碍他人通行,但并没有强制要求。(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乘客在搭乘开往机场的地铁前预先办理登机手续。旅客在搭乘飞机前,可先在市区办好登机手续。(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图)

网络编辑:merak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