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汽车驶入“上市时代”

一边是强势占有话语权的外资伙伴,一边是攻势凌厉的本土草根同行,国资汽车集团纷纷热望上市融资来做自主品牌,但这条路布满荆棘。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一边是强势占有话语权的外资伙伴,一边是攻势凌厉的本土草根同行,国资汽车集团纷纷热望上市融资来做自主品牌,但这条路布满荆棘。

 

上市,正在成为汽车业新的主题词。

8月30日,广汽集团历时8年的上市之旅终于结果:集团以换股收购形式借壳香港骏威汽车整体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565亿港元,成为继上汽、东风之后又一家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

而在仍处于“上市冲刺”阶段的一汽和北汽,则先后宣布成立了新控股公司,显示出IPO上市模式已进入关键阶段。

这些上市的主角,常常是国资车企。他们在过去享受了中国封闭市场上的巨大利润,也遭受了市场并未换来技术的种种痛苦,而今希望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来进行新的战斗。

随着一家家汽车公司上市尘埃落定,中国汽车市场的版图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挟上市之威的广汽集团在2009年出资10亿元收购长丰汽车后,再传出将向福建民营车企吉奥汽车首期注资25亿元的消息,预计未来5年吉奥的销量将翻番。

与此同时,2007年收购了南京汽车的上汽集团,则宣布融资百亿投入自主品牌开发。

财大气粗的一汽集团更在9月初透露了投资高达1500亿元,未来五年内达到500万台整车销量、20%市场占有率的“十二五”规划。

国资车企转身捡“鸡肋”

因合资而赚得盆满钵满的国资车企们突然发现,日子不再那么好过了

国资车商的突然“奋起”,与他们所面临的深重危机有关。

从1998年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出现到2005年前后,中国车市多年连续井喷,封闭多年的汽车业从过去的区域性经营开始了全国性的产业布局。

但这一阶段的市场主角,毫无疑问是国企的合作伙伴——外资汽车。他们在与国资的合作中,从容完成了全国产业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营销模式、技术标准和零部件供应在内的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资车商却遭遇着最深重的失落。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