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国零距未来】希望与梦想—公益关注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争取另一种生存方式,但往往很难携子同行;同时为了生存,他们又不能够轻易地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幸福”与“未来”,这两个词的交叉点天然地与儿童相关。在探寻、走访、参与和不断的思考中,我们眼见公益与儿童的联结愈加紧密,我们也乐于分享更多的体验、实践和对于儿童公益模式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中国人对儿童公益问题的觉醒,是从与那双“大眼睛”对视开始。1991年,“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和希望工程让“公益”这个让中国人还感到有些陌生的词语,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蔓延开来。许多人开始为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慷慨解囊,许多与儿童相关的公益慈善组织和项目也由此发轫。

翻开当代中国公益慈善大事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公益慈善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1981年成立,旨在“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次年成立的宋庆龄基金会,也将“关注民族未来,培育少年儿童”作为基金会的重要宗旨。

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并在同年发起了中国社会参与最广泛、影响力最强的公益慈善项目—希望工程。截至2009年底,希望工程已累计募集捐款56.7亿余元人民币,资助346万余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学业,援建希望小学共计15940所……而在这些抽象的数字背后,是难以数计的被改变的命运轨迹。“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也汇入涌动的人群中,成为一个城市白领,并持续关注着希望工程。

30年间,儿童公益慈善事业早已挣脱了“贫困”“失学”“希望小学”这些关键词,开始面对儿童心灵的深处,面对社会更深层的矛盾,面对崭新的理念和方式。对儿童健康、成长和教育的关注与投入,是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无论坐而论道者们如何激烈争论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和公平,这些源源不断送达给孩子们的捐款、书籍、设备、爱心、知识、观念、思想,都在艰难而持续地填补着横亘在中国土地上的一道道鸿沟。

看,我会走路了

第一次到访徐汇博爱儿童康健园,适逢儿童节,我们满怀好意买了糖果上门,殊不知糖果未必是合适的礼物,因为这里的孩子们多是脑瘫儿童。在等待间隙,我们试图与孩子们交流,却发现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唯一与我们说上话的孩子在我们面前一顿一顿地走,说“看,我会走路了”。我从不知道,“走路”也可以是一个表演项目。

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机构,位于上海市徐家汇某个安静的小区内,甚少进入公众视野。创始人高亚莉建立的初衷是她不愿意放弃罹患脑瘫的儿子康复的希望,因找不到合适的机构,决定自己创办一所脑瘫儿童康复中心。与普通福利院不同的是,康健园并不只简单地照顾孩子,让他们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相应的教育。目前,有48个孩子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20几个常年在此生活,接收的孩子也从单一的脑瘫儿童扩大到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等。康健园的房子不大,也不新,就算在修整之后增添了一些设备,这里依然显得很“民间”,院长对于专业却有着极高的要求。采访当日,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报到,院长说希望有更多专业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