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讯】谁更口无遮拦: 成龙或梅尔·吉布森

 谁更口无遮拦:

成龙或梅尔·吉布森
放大镜下的不合时宜明星言论
 
 
文|史丹
在众多中外影星当中,很难找出两个比成龙和梅尔·吉布森更加遥相呼应的“绝配”:两人年龄相近 (1954年生的成龙大两岁不到);身材相仿 (1.77米的吉布森比成龙高3公分);戏路差不多 (都以动作片硬汉成名);各自代表作的片名可以拿来对对子:四集《致命武器》(吉布森)vs.《尖锋时刻》三部曲(成龙);片酬均很高(吉布森达2500万美元,比成龙贵出1000万)。
 
连他们惹出的最大麻烦,都是祸从口出。吉布森1991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同性恋者出言不逊,后来虽表达了悔意,但将口误归咎于伏特加;2004年他执导的电影《基督的激情》被指控含有反犹隐义;2006年7月在加州因酒后驾车被捕时,他冲着抓他的犹太裔警官发作:“XX的犹太人⋯⋯犹太人要为世界上所有战争负责!”今年7月,吉布森被曝光对拉美裔和黑人使用蔑称,但尤为轰动的是,有网站公布了他对前俄裔女友的恶语恫吓和破口大骂,使这位影星被加上歧视女性和家庭暴力两项新罪状。
 
口没遮拦同样为成龙带来了颇多非议。除了2006年7月在李宗盛演唱会上因醉酒不请自到,并在数万观众面前爆粗口“你老X”之外,2004年3月台湾政坛选举后, 他在上海称扁莲当选是“天大笑话”;2009年在博鳌论坛,他又说“太自由了,会变成了像香港今天的样子,很乱,而且变成像台湾这样子,也很乱⋯⋯中国人就需要被管”。
 
最新一起风波,是在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绑架杀害之后,他写的四段Twitter英文帖子:“如果警方早点杀了歹徒,有人会说:何不先谈判?若他们先谈判,又有人会说:何不早点杀了那家伙?太悲哀⋯⋯香港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不必担心,我们不仇恨。”(Don't worry! We do not hate!)这些话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严重错误,问题是说话的时机不对—正赶在香港和大陆的悲痛和气愤头上。成龙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在3天后公开道歉。
 
在乱说话方面,吉布森似乎更“劣迹斑斑”,性质更严重,但平心而论,这也是两位影星说的话都被放到放大镜下的结果。成龙辩解说,他只是“做了全世界男人都容易做错的事”。关键在于,名人必须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负责,而这正是成名的代价之一。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